山东青州市在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方面的情况。包括介绍了一家企业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体现出青州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果,接着阐述了青州开展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五级联动”工作,在快审快处方面让知识产权培育保护加速,如省保护中心对青州案件的快速处理机制,还有省、市两级保护中心建立专利快速预审直报点缩短授权时间等;联动发展方面,以温控设备制造产业和山楂产业为例,讲述如何助力产业创新提升;以“知”聚力方面,开展多维宣传培训活动营造社会共治格局;最后提到青州将进一步发挥“五级联动”机制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曾报道,秦国玲以及通讯员张玉、钟鹏也参与其中。有这样一家企业,山东新汇益和温控设备有限公司,他们的负责人对着前来调研的人大代表自豪地介绍:“我们这款用于牧场作业的智能机器人,那可是获得了发明专利的。可别小瞧它,虽然个头不大,但技术含量相当高,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呢,一台就能卖到17万元。”
这其实就是潍坊青州市大力推行知识产权强县战略的一个鲜活例子。这些年来,青州趁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的东风,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国首创了试点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五级联动”的工作经验。
先说说快审快处这方面。在2023年7月的时候,青州市人民政府就和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了框架协议,在全省第一个开展“省 - 市 - 县 - 镇街 - 园区”五级联动的试点工作。
省保护中心对于青州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那是有着一套非常高效的处理机制的。“直通上报、一日受理、当天合议”,就这么快速地处理案件,还会出具专利侵权判定意见书呢。自从试点开始,已经出具了15份意见书,这可帮了青州大忙了,让青州能够立案处理27件专利侵权纠纷。其中有2件还在省中心开庭审理并迅速做出了行政裁决,真正实现了案件的“快立、快审、快结”。
省、潍坊市两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是相当给力。针对青州,专门建立了机械装备、光电、化工等6大领域的专利快速预审直报点。这一招可不得了,直接让专利授权时间大幅缩短。现在,青州有400多家企业分别在省、市进行了专利预审备案。以前发明专利授权通过普通渠道得18个月,现在只需要1 - 3个月就可以了。
再看看联动发展这一块。
温控设备制造产业在青州市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全市相关的市场主体多达5444户。不过这些企业存在研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等问题。青州市呢,就邀请省、市的专家团队来给11家温控设备制造企业解答问题,这些问题可不少,有30多项,都是关于专利、商标之类的。经过省保护中心的协调,还申请到了省级资金支持呢。然后组织专家全面梳理温控设备制造产业5大技术分支9个细分方向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最后形成了将近12万字的“青州市温控设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调研报告,这就像是给企业的创新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青州市的山楂产业也很有特色。这里常年种植山楂近4万亩,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比超过70%,早在2014年就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了更好地保护、运用和促进“青州山楂”这个地理标志,青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和上级部门对接,指导46家山楂制品企业完成地理标志标识备案使用工作,还成功创建了“青州山楂”潍坊市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这对乡村振兴可是有着很大的助力呢。
在以“知”聚力方面,青州市也做了很多工作。
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这些宣传培训活动。还把知识产权纳入到党校学习当中,让1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接受了培训。组织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一共9期呢,还发放了2000多份维权援助需求表和政策明白纸,这样一来,大家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和保护水平都提高了。
4月2日的时候,青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代表们先后到青州市公安局、山东新汇益和温控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骏玛道机械有限公司实地走访。他们调研反侵权假冒联盟工作情况,还有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布局情况。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们都表示,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知识产权对于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全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那是相当满意,给予了充分肯定。
未来,青州市打算进一步发挥“五级联动”机制的优势,加速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培育保护体系,努力为各种各样的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凭借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工作来推动县域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青州市在知识产权强县战略方面成果显著,通过“五级联动”机制在快审快处、联动发展、以“知”聚力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快审快处让知识产权案件处理加速,联动发展助力产业创新提升,以“知”聚力营造社会共治格局。这些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青州构建知识产权培育保护体系,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