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森智能的转型之路:从汽车到具身智能 豪森智能:海外订单、新业务与未来发展展望

豪森智能展开,介绍其接待调研情况、主营业务、2024年年度报告中的经营数据、经营情况背后的原因、新签订单情况、新增业务以及在具身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涉及国际贸易环境下的应对策略和在行业中的地位等多方面内容。

豪森智能(688529)于4月18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明,在4月17日,该公司接待了吉林省盛鑫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的调研。豪森智能作为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业务涵盖智能生产线从规划、研发、设计,到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的一整套交钥匙工程。当下,其主营业务着重聚焦在汽车行业,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都有所涉及,而它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整车厂、零部件厂等。4月15日,豪森智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在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8.09亿元,然而净利润却为 - 8791.9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 - 0.53元。当谈及2024年经营情况时,豪森智能表示,由于2023年新签订单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并且海外订单占比较多。海外项目运输物流耗时久、跨国现场实施交付周期长,所以在报告期内这些订单尚未完成验收,这就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滑。受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前期项目毛利较低、验收回款周期延长、实施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的毛利率以及归母净利润明显下滑。不过,随着2023年承接的海外项目陆续出厂,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经扭转为正,环比有了大幅改善。豪森智能介绍,在报告期内,公司500万元以上(不含税)新签订单达15.41亿元。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多国新能源补贴退坡甚至取消,使得新能源车销量下降,美国大选增加了新能源支持政策的不确定性,主流欧美汽车厂转型速度放缓、暂缓资本开支。同时,国内市场仍处于激烈价格战中,尚未恢复,这些都致使公司新签订单下滑。不过,随着欧盟在2025年加大碳排放考核要求,补贴退坡的影响会逐渐消除,再加上公司在欧美等地的市场开拓和交付能力不断提升,这将对公司未来的订单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在报告期内,豪森智能新增了电控智能装配线产品,并且成功获取头部客户订单。目前,公司在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智能装备领域已经实现全领域覆盖。同时,公司还新增了电池测试业务,凭借自身的行业积淀,积极拓展延伸产品领域。公司已经积极开展下一代固态电池、轴向电机技术储备工作,并且不断将原有产品及技术朝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高成长赛道拓展。豪森智能表示:“公司目前在手的美国订单中存在根据合同约定由客户负责美国清关及通过匈牙利子公司完成等情况,综合下来需公司直接承担的关税增加对经营影响有限。”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将通过持续推进多区域市场开拓、加强美国本土化团队建设、提升在美国本地化交付能力等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以保障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据介绍,豪森智能开展具身智能新业务。目前,公司已经与智元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与以汽车行业为主的客户进行多个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技术方案交流。公司依据对拧紧、涂胶、测漏、搬运、分拣、焊接等不同工艺的理解、整线系统规划经验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目前的运控、交互及智能水平,开发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像拧紧人形机器人、涂胶人形机器人、测漏人形机器人等,有望实现具身智能导入工业生产。同时,豪森智能基于全面的智能生产场景及工业大数据,持续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搭建工业专用模型,推动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司预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下的成熟,未来以具身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孤岛式工作站有望取代原有的流水线式大规模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工业制造的范式变革。豪森智能还表示,目前公司是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具身智能系列评估规范》的核心参编单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是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公司有望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把握先发机遇。

本文总结了豪森智能的多方面情况,包括2024年的经营数据、经营变化的原因、新签订单的影响因素、新增业务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的应对策略以及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和在行业中的地位等。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豪森智能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0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