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从容背后的六大因素,中美贸易战:中国从容不迫的秘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为何表现得更为从容不迫。通过从道义、商品、销售模式、嘲讽模式、影响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揭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优势和底气。

在中美贸易战的局势下,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中国能更从容不迫呢?这一讨论基于当前高达100以上的关税情况,这意味着双方商品贸易近乎彻底断绝,在这种极端情形下,中国的从容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从道义层面来看,中国占据优势。全球都清楚贸易战是由美国主动挑起的,中国处于反抗的一方。这使得中国没有舆论道义上的压力,能够稳坐钓鱼台,淡定地看着美国受到各方的谴责。

其次,在商品层面,中国更为主动。美国的商品以工具类为主,例如仪器仪表、芯片内存条等。这些商品存在一个显著的缺陷,即它们并非直接面向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电脑、手机品牌,估计约80%的生产基地都在中国。即使缺少美国市场,中国的这些手机、电脑仍然可以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而美国的芯片和内存条等,除了卖给中国的组装厂,似乎难以直接以商品的形式售卖给其余100多个国家。并且,中国的生产厂家如果选配不到美国的零配件,完全可以用其他替代品来解决。

再者,从销售模式层面分析,中国具有更优的模式。中国的很多产品如今通过跨境电商甚至直播电商销往美国。这些商品往往以一个包裹几元或几十元的形式存在,每天的包裹数量多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个。美国很难对其进行征税,因为它的海关很难有如此海量的人力来处理。如果让平台代收,像tk平台这样的平台,由于平台上的商品来自全球,平台也无法识别哪些是来自中国的商品。今天监管“Made in China”,明天商家写成“Made in PRC”就可以躲避过去,实在不行还可以不断变换关键词。所以这种化整为零的销售方式,使得美国即使设置再高的关税也无济于事。

然后,在嘲讽模式上,中国可以说是拉满了姿态。中国明确告知全世界,关税加到150了再增加就没有意义了,对方随便加关税,中国都懒得再去修改海关征税系统的参数了,就这么看着美国在那里各种表演,如同将美国架在火上烤一般。现在就只听到美国在单方面呼喊,“你回来啊,你回来我就打死你”,而中国理都不理,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到全球去访问、交朋友,让美国海关每天忙于修改税费参数去吧。

从影响层面来看,中国所受到的影响更低。贸易战没有赢家这是肯定的,但中国失去的主要是利润和就业。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处于底部,再受到贸易战的冲击也很难再继续下跌了。而美国的头部企业关联着美股这个美国全国的希望之星,一旦英特尔、高通等企业的营收下降8成,简直无法想象美股是否会彻底崩溃。

最后,在政治层面,中国更具韧性。美国实行选举制度,贸易战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执政党就越不利,总会有很多受到贸易战影响的人起来反对特朗普政府。然而在中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执政层面能够做出更长远的战略决策。

本文总结了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更从容不迫的六个方面原因,包括道义、商品、销售模式、嘲讽模式、影响和政治层面。这些原因体现了中国在贸易战中的优势,展示了中国在应对贸易战时有自己独特的应对策略和底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1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