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的陈女士在3月30日海底捞就餐时,触碰蘸料台金属边缘触电受伤的事件。陈女士受伤后出现多种症状需要长时间康复治疗,身为游泳教练的她因无法上课希望海底捞承担医药费和误工费。海底捞门店负责人最初称不排除是陈女士自身责任,总部给出的赔偿方案也未让陈女士满意,于是陈女士网络发帖曝光。之后海底捞给出新方案,还将陪陈女士复诊。海底捞表示当天检测电路无异常但会积极沟通承担责任,律师也指出海底捞之前的抗辩理由不成立,漏电和静电有本质区别,经营者需证明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近日,江苏苏州有一位陈女士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称,她于3月30日在海底捞就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她在触碰蘸料台的金属边缘时,左手突然触电,这一触电可不得了,随后她就持续地出现了诸如僵硬、乏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就医治疗之后,医院给出的建议是,陈女士后续还需要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呢。这对于身为游泳教练的陈女士来说,简直是个不小的打击,她郁闷地表示:“近期都没办法上课了。”所以她希望海底捞能够承担起3000多元的医药费以及后续的误工费。陈女士还提供了当时和海底捞门店负责人协商的视频。在这个视频里,海底捞门店负责人提出了一种观点,他觉得陈女士在拿调料之前扎了头发,而且所穿的衣服也是那种容易引起静电的材质,所以他认为不排除是陈女士自己的责任导致触电的这种可能性。从陈女士提供的诊断书能够看出,她是因为电击而导致神经受损了。再看看海底捞总部这边,他们给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让陈女士去请第三方机构来证明触电这个事件是海底捞的责任;第二个方案呢,是就此事赔偿给陈女士一张价值1000元的消费卡。陈女士觉得这两个方案都不合理,所以才选择在网络平台上发帖曝光这件事。到了4月17日晚,陈女士得到了海底捞给出的最新赔偿方案,那就是支付15天的治疗费,再加上一些表示心意的补偿。陈女士还提到:“最后他们表示下周四会陪我一起去医院复诊,到时候看看医生怎么说。”从陈女士提供的照片来看,她触碰的蘸料台边上是有电线的。目前,海底捞针对此事回应称:“当天检测电路是没有异常的,后续会积极沟通,并且承诺会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件事情的权责问题上,律师也发表了看法。律师表示海底捞之前的抗辩理由是不成立的,因为静电和漏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海底捞主张陈女士是因为“扎头发、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才导致触电的,但是静电的瞬时电压很低,是不会造成像陈女士这样持续的伤害的。而陈女士出现手臂僵硬、麻木等神经方面的症状,这更符合漏电致伤的特征。并且,经营者是需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的。本文总结了苏州陈女士海底捞触电事件的经过,包括她触电后的症状、就医情况、与海底捞协商赔偿的过程,从海底捞最初的态度到最新的赔偿方案,同时也提到了律师对这件事情权责问题的看法,律师指出海底捞之前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商家需证明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这一事件反映出在消费场景下顾客受伤后的维权困难以及商家在安全保障方面应承担的责任等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