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茉莉香米在中国市场的情况,以及这背后所体现的中柬合作,还会涉及到中柬在其他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合作成果等内容。
总台记者邹韵要为大家展示柬埔寨的茉莉香米。这种米光听名字就能猜到,煮熟后会散发类似茉莉花的香气,它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备受青睐。中国人在种稻和吃稻方面都经验丰富,有着悠久的稻米文化,现代还有杂交水稻技术惠及全球。即便如此,中国仍有部分大米需要进口。据柬埔寨媒体统计,2022年柬埔寨出口近64万吨大米,其中近30万吨出口到中国,接近总量的一半。有人会疑惑,中国不缺米为何还要进口柬埔寨大米。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曾表示,中国进口柬埔寨大米是为了帮助柬埔寨,当然,中国市场庞大、消费者口味多样,想尝试不同风味大米也是原因。柬埔寨香米采用近乎全天然种植方法,产量不理想。中国将先进农业技术输出过去,使当地农户平均每亩增产近一倍。种出稻米后,中国的东博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平台为柬埔寨大米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了平台,电商平台也让柬埔寨稻米走上中国人餐桌,这是两国“鱼米走廊”的缩影。实际上,2022年中柬自贸协定及RCEP生效后,除了大米,像龙眼等柬埔寨特色农产品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柬的合作不仅在农业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合作成果也很多。例如柬埔寨71C号国家公路通车,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通车仪式上提到,基于过去的深厚基础,柬中关系未来会持续巩固发展。2023年记者体验金边 - 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时,当地卡车司机表示通车前往返两地需一到两天,通车后每天能往返两到三次,时任首相洪森也曾点赞。而且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柬埔寨的首条全线四车道国道、首家水泥厂、首座火电站、最大水电站不断落成,吴哥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一年就开通至8国的17条航线,助力全球游客前往吴哥窟等文化遗产地。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表示,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要创造有利条件,助力贸易关系适应新的全球趋势。从“鱼米走廊”到“工业发展走廊”,当一些国家用关税筑起壁垒时,中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经济安全是编织紧密的“合作之网”。柬埔寨茉莉香米在中国市场的情况,阐述了其背后中柬在农业技术输出、市场搭建等方面的合作,还延伸到中柬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的广泛合作成果,展现了中柬两国积极构建紧密“合作之网”的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