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格局因贸易战重塑:欧洲资产配置的新机遇

本文将从4月美丽国开启“对等关税”说起,探讨这一举措对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塑影响,特别是欧洲在其中的表现,分析欧洲资产受益的原因,最后得出对普通家庭资产配置的启示。

自4月2日美丽国宣布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开启“对等关税”起,这就不单单是贸易战的范畴,全球金融格局也逐步开始重塑。不久前,德意志银行的一份内部报告涵盖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中美互加关税后,众多投资者从美国市场撤离;另一方面,撤离的资金大多源于美国国债市场,重新配置的标的变为欧洲国家债券(少量为日本国债)和黄金,它们被当作美国国债的“替代品”。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时,以往投资者多会选择美元和美国国债避险,此次资金流向欧洲国债的情况在近几十年金融史中颇为罕见。在我看来,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趋势:随着中美两大经济体的摩擦,欧洲资产会持续获益,欧元区金融地位也将逐步提升。细心观察4月以来欧洲股票、债券、货币与美国三个市场的波动对比就会发现,欧洲主流国家股票收复一半甚至更多跌幅,美国不足三成,表明欧股强势;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债收益率下跌10%,美国上涨3.5%,意味着购买欧债的人更多(收益率与国债价格成反比);欧元兑美元升值7%。自4月美丽国针对我国开展贸易战以来,欧洲资本市场的表现远超美国市场,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欧洲就是那只黄雀。难怪欧盟证监会(ESMA)的一位代表在近期闭门研讨会上称,“当前的动荡时期可能带来一个遏制美国金融和市场参与者主导地位的机会”,可见欧洲欲引领全球金融的雄心。那资金流向欧洲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关税动作让欧洲成为第三者受益吗?我认为不是。美国的关税动作确实降低了其信用,动摇了美元根基,让欧洲这个老牌资本市场捡了便宜,但这只是成就欧洲的催化剂。关键在于欧洲凭什么能抓住这一机遇。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是欧洲财政的彻底转向。3月18日,德国修宪并推出5000亿欧元在10年内大力发展工业和基建,这相当于德国2024年GDP的12%。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计划花费8000亿欧元加强欧洲防务工业,并提议给予成员国1500亿欧元贷款支持和更大的财政灵活性。有个细节可能被很多人忽视,3月初当这项万亿刺激计划刚被提议还未落地时,欧元兑美元仅在3月3日这一周就升值了4.39%,足见资本市场对该计划的认可程度。所以,近两个月欧债、欧元表现出色,美国关税动作只占三成因素,七成源于欧洲内部的财政觉醒。欧债危机后,欧盟各国财政政策极为谨慎,虽博得了“财政纪律严格”的美名,但也严重束缚了自身发展。我判断,欧洲财政转向会使欧元兑美元逐步逼近1.2并突破。这对普通家庭资产配置有何启示呢?我认为普通家庭现在一定要配置部分欧元(或日元)资产,不能单一持有过多美元资产。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为:美元资产面临考验,虽未遭受重创,但被美国的一系列意外举动波及;人民币资产也在接受考验,整体收益率较低,市场期待更多超预期的经济刺激举措;欧元、日元等传统避险国的资产在默默受益。现在乃至未来,贸易战仍是影响当前格局的最大变量。周末国内官媒报道美国对我国关税态度软化,很多人觉得美国认怂了,我们又赢了。但贸易战没有赢家,也不可能简单通过谈判解决。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中美贸易摩擦历经三次大考,分别在2003年、2018年和2025年,且激烈程度不断升级,多次未能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中美经济结构的双失衡,我们侧重生产,他们侧重消费,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贸易顺差和逆差。如今我们想出口,他们想制造业回流,都不想有逆差,除了彼此内部经济改革(我们多消费,他们少消费)别无他法。所以贸易冲突不可避免,中美贸易冲突越激烈,欧元等避险国资产越受益,我们越应长期配置一些。总之,未来数年甚至十几年投资不能只看盈利,要确保不亏损,这几年不亏就是赚,未来局势越不明朗越是如此。基于此,我建议资产总体配置逻辑为80%配置无风险收益,20%跟随国内政策变化押注风险资产。具体而言,无风险收益可配置国债,欧洲是不错的选择,欧元的强势还能抵御人民币贬值风险。由于国内正规渠道纯欧元债产品较少,很多打着美元、欧元债名义实际购买企业债券,风险较大。所以要参与外围市场需借助渠道,这就是资本管制。为给粉丝做好资产配置服务,我们获取了香港的渠道,大家可通过【香港储蓄型保险】直接实现海外资产配置,它以外币计价,掏人民币收益可用欧元、美元、港币等计算,还能变相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受益人可无限制更换,适合有出国、旅游、教育需求的家庭。如果认可资产配置逻辑且想守护财富的朋友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与资产配置师详谈需求并获取具体建议。

本文总结了4月美丽国开启“对等关税”后的全球金融格局变化,阐述了欧洲资产受益背后的原因包括美国关税动作的外部催化和欧洲内部的财政觉醒,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是经济结构失衡且难以简单解决,最后得出普通家庭资产配置的策略应多元化并利用如香港储蓄型保险等渠道来应对金融格局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9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