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以来多家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的情况,包括调整幅度、不同银行具体的利率调整数据、部分银行通过调整存款“门槛”或下架长期限产品管控付息成本等内容,同时从银行经营角度分析了调整的关键因素,并展望未来存款利率可能继续下降的趋势。
自4月开始,众多银行纷纷对存款利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些调整幅度在5个基点至40个基点之间,其中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颇为可观,以至于不少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然跌破2%。
从整体情况来看,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又一次成为了本轮调整的重点对象。就拿恒丰银行来说,4月15日其新发布的“臻享存款”利率表表明,起存金额为5000元的3年期、2年期、1年期定存产品利率分别为2.15%、1.80%和1.65%,相较于2月的时候,分别调降了20个基点、15个基点和15个基点。
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4月7日起,该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赢”三年期的年利率从2.15%下降至2.05%,下调幅度达到10个基点。
平安银行北京一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我行目前3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65%,2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7%,1年期定存利率最高是1.6%,而且这个利率是不久前刚刚下调的。”要知道,在年初的时候,其3年期定存产品利率还是2.05%呢。
近期,有许多民营银行、村镇银行也开始降低存款利率了。例如广东省兴宁市的兴宁珠江村镇银行,之前它的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为2.10%、2.75%和3.25%。然而自今年4月1日起,各档利率分别降至1.50%、1.60%、1.55%,其中5年期利率的降幅达到了170个基点,调整后的利率水平已经开始向国有大行看齐了。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的统计,自4月以来,已经有接近20家银行,像安徽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广西融水农商银行等,调低了部分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
还有银行采用调整存款“门槛”、下架长期限产品的方式来管控付息成本。比如说浦发银行广州分行,4月公布的大额存单产品取消了“50万元起存,存期3年,年利率2.15%”这一项。目前该分行仅面向新客户的3年期起存大额存单利率最高能达到2.15%,而起存金额为20万元。
在经历了数次利率下调之后,现在国有大行最新的存款利率全部都低于2%。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5年期利率最高为1.55%,1年期利率仅仅为1.1%,超过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为1.9%。
从银行自身的经营角度出发,压降负债端成本是这一轮利率调降的关键所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现下降的趋势,各个季度分别为1.54%、1.54%、1.53%、1.52%,当前的净息差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了。2024年银行年报数据也表明,上市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仍在延续,多数机构的净息差水平已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负债端成本管控的压力不断凸显。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之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就表示,预计2025年银行业息差仍然面临下行压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政策调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压力。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也指出,考虑到2025年是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央行提到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LPR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总体判断2025年NIM(净息差)仍将承受压力,不过总体幅度会小于2024年。下一步建设银行会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资产管理。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存款利率持续呈现下行的趋势,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维持息差基本稳定,是符合金融管理部门政策导向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利率依旧会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会继续下降。(记者 向家莹)
本文总结了自4月以来多家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现象,包括不同银行调整的具体情况,如恒丰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还涉及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除了调整利率,部分银行还调整存款“门槛”或下架长期限产品。这一系列调整的背后主要是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为了压降负债端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压力,并且未来存款利率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