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这一电商平台规则即将退场的情况。阐述了“仅退款”最初由拼多多推出并逐渐成为行业惯例,其有维护消费者权益和震慑不良商家的积极意义,但也被部分消费者滥用。还介绍了平台针对此采取的打击恶意行为的措施,以及取消“仅退款”后平台售后的相关变化,强调取消这一规则是对商业生态的纠偏,也是优化消费环境的体现。
邱风
据相关报道,“仅退款”似乎要退场了。多家电商平台准备全面取消“仅退款”规则,原本的“退款不退货”申请,以后将由商家自己来处理了。
“仅退款”走向成为历史,其实是有迹可循的。由于平台过度使用“仅退款”规则,导致商户出现款货两空这种非常突出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监管部门就作出了回应,表示“会督促平台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情形”。现在,众多电商平台将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就意味着“仅退款”将会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
那什么是“仅退款”呢?根据报道,这项服务是2021年由拼多多最先推出的。“在消费者完成网络购物交易之后,能够直接选择退款而不需要退货,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产品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从那以后,这个规则就逐渐变成了行业的一种惯例。
不得不说,“仅退款”在设计之初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不用担心买到质量差的商品无法得到合理解决,这就使得他们在购物的时候更加安心。另一方面,它能够对一些不良商家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让这些商家不敢轻易以次充好。有了“仅退款”这个保障,消费者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平台上购物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无疑会提高平台的人气。
然而,“仅退款”却被一部分消费者滥用、乱用来谋取私利。他们专门钻这个规则的空子,甚至催生了一群职业“薅羊毛”的人。这些人把“仅退款”当成了赚钱的工具,用尽各种手段,获取不义之财。这就导致商家面临款货两空的境地,只能叫苦连天。
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平台提出“要严厉打击恶意仅退款和‘薅羊毛’的行为”,并且优化恶意退款的处理机制。如果商家申诉成功,平台会优先对商家进行补偿,同时还会关闭恶意买家的仅退款权限。从实际的反馈来看,这种做法受到了商家的欢迎,也有效地遏制了“薅羊毛”群体的不良行为。
电商平台有责任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也有权利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但是绝对不能偏袒某一方,不能让商家遭受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讲,取消“仅退款”其实是一种纠正偏向的做法,也是商业生态回归理性的一种体现。
需要明确的是,平台取消“仅退款”,并不代表在实际操作中就完全没有“仅退款”这种情况了。据报道,电商平台的售后通常会设置“退款无需退货”和“退款退货”这两个入口。在“仅退款”政策取消之后,平台可能只会保留“退款退货”这个选项。在“收到货”的情况下,退款的时候是否退货将由商家和消费者进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如果商家觉得“仅退款”比较划算,在和消费者友好协商之后,可以允许消费者不退货就能拿到退款。
取消“仅退款”,并不意味着平台不再保障用户的权益,也不意味着对不良商家就不管不顾了。如果用户在购物的时候遇到欺诈行为,平台有责任及时出面处理;如果有不良商家坑骗消费者,平台也需要公正处理。
不久之前,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通过高质量的供给来创造有效的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来增强消费意愿,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仅退款”是优化消费环境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生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商业文明的进步,往往是建立在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互惠的基础之上的。当“薅羊毛”的难度增加,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依赖于合理的规则,那么不仅平台会成为赢家,整个消费市场都会从中受益。
文章围绕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规则展开,阐述了该规则的起源、积极意义、被滥用的情况、平台的应对措施以及取消该规则后的相关变化,强调这一举措是商业生态的理性回归,是优化消费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的体现,对整个消费市场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