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探讨美国国债在特朗普祭出“对等关税”措施背景下,外国投资者的态度。通过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分析美债市场的外资参与情况,同时提及其他相关外资数据的复杂性以及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等内容。
美债的吸引力并未有所削减,数据表明外国投资者并没有因为关税问题而退出美债市场。
据智通财经消息,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采取了“对等关税”措施,这使得市场开始担忧外国投资者会出于报复心理抛售美国国债,但是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却显示,这种担忧截至目前还没有成为现实。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依据财政部在周三公布的“拍卖分配报告”,4月上半月外国和国际类买家在美债拍卖中的购买量和3月上半月相比增长了22%。这里的外国和国际类买家包含外国私人投资者以及外国央行,该数据为外资参与美债市场的情况提供了最新的动态信息。
通常来讲,这份报告并不会被市场密切关注。可是由于本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后,长期国债价格出现下跌、收益率上升的情况,市场普遍觉得这是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资产造成的,所以在当前这个时间点,这份报告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月较上月下降了0.141个百分点(要知道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关系)。
法国外贸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Subadra Rajappa在接受外媒采访的时候表示,正是因为当前市场局势紧张,她的团队会更加关注此次报告。
报告显示,在4月份的10年期国债拍卖中,外国买家购买的金额达到了72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高于3月份的46.4亿美元,环比增长超过了50%。30年期国债拍卖的购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尽管3年期国债的拍卖情况略显疲软,不过整体还是被10年和30年期的强劲需求弥补了。
这一数据也证实了财政部长贝森特上周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外国竞争在加剧”,也就是外国机构在国债拍卖中的活跃度在上升。
本次报告涵盖的是截至4月15日、剩余期限超过一年的国债拍卖情况。财政部一般每两周就会公布一次这类分配数据。和其他公开数据相比,拍卖分配报告能够更精准地展现各类投资者在拍卖中的参与程度,其中涵盖了美国养老金、基金以及外国买家等多个主体。
与之相比,每周发布的拍卖结果中的“间接投标人”这一类别虽然也经常被用来判断外资的动向,但是它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不能完全代表外国投资者的实际参与度。正如财政部所指出的:“将‘间接投标’百分比作为外资参与的指标应持谨慎态度,因为该比例与实际外资竞拍比例之间的相关性有限且不稳定。”
数据显示,3月份外国买家购买了占总发行量9.1%的2至30年期美债,这个水平和前两个月基本是一致的。
然而,其他外资数据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显示,今年2月,美国最大债权国日本净买入317亿美元长期美债,而第二大债权国中国则净卖出48亿美元。虽然这类数据发布的时间相对滞后,但仍然被看作是衡量外资购债行为的最佳追踪工具。
当前市场对外资购债行为的关注度大幅提高,部分原因是美国即将到期的债务规模十分庞大。彼得森基金会估算,美国在未来一年内将有超过9万亿美元国债到期,这对市场的资金需求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此外,大规模抛售美债也不一定符合外国央行自身的利益。数据显示,大约88%的全球外汇交易涉及美元。以中国为例,其主要国家金融机构共持有至少3万亿美元的美元资产。全球很多利率定价都是锚定于美债收益率的,任何损害美债价值的行为,都会间接损害这些持有者自身的资产。
本文总结了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措施下,美债市场中外国投资者的参与情况。美国财政部数据表明外国投资者未因关税大量抛售美债,4月上半月外国买家购买量较3月有增长。尽管其他外资数据情况复杂,但由于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即将到期的庞大债务规模等因素,大规模抛售美债并不符合外国央行利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