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排球发展有“秘诀”:训练场中的课桌椅与多元举措,训练场课桌椅背后:校园排球发展的多元策略

在北京景山学校举行的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会员单位研讨会上,不同学校的教练和校长分享的校园排球发展经验,包括抓队员文化学习、多种发展模式、学校支持力度、吸引生源等方面的内容。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王镜宇),在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会员单位研讨会上,诸多学校的教练和校长分享了校园排球发展的经验。

南京玄武中学男排主教练张晶晶透露,他们的教练员不仅要提高队员运动水平,还得参与队员日常文化学习。其训练场有课桌椅,没完成功课的队员来后得先做作业。玄武中学男排多次在国内外赛事取得佳绩,在抓队员文化学习上很有一套。学校对学习能力强的队员按文化成绩自然分班上课;对薄弱学科队员开小班“补课”;对基础薄弱同学设计适合体育单招考试的方案,每周二和周四上午组织专项训练。近十年该校排球队59名毕业生都就读本科专业,超半数进入双一流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排球队总教练潘婷介绍了“双轨”发展模式。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以排球为特色融入校园生活。小学每周两节排球课,用游戏化教学等培养兴趣,实现“班班有球队、人人会垫球”。初中阶段,每学年设两个排球进阶单元,纳入中考备考体系,近4年80%学生选排球中考且满分率超96%。高中阶段开设必修和选修排球课,结合课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提高方面,构建小学至高中的“金字塔式”校队梯队,各阶段有不同选拔组队方式,近3年向北京队输送4名专业运动员,1人入选国家少年队。校长赵玉峰提出让排球特长生有清晰发展方向的目标,为学生制定“一人一策”升学方案,初中起建立“升学档案”,期末召开“升学规划会”给出发展建议。

黑龙江铁力一中副校长李袁名讲述学校对排球项目的支持。这所近两年5次夺得全国中学生赛事冠军的名校,每年财政预算100万元,有赛事奖励机制,积极引进人才,构建了由5名专职教练员、1名体能教练和1名运动康复师组成的教练团队,已培养出多位国家队、国青队和专业队球员。

浙江长兴少体校校长习双兵分享体教融合和吸引生源的妙招。该校外省学生超20%,为他们减免食宿费、报销假期路费。在文化课学习上与普通学校合作开班,小班教学提升成绩和家长满意度,每年安排近40万元专项经费给孩子补课,还与高校合作拓宽升学渠道。

山东单县一中副校长、排球队总教练樊董伟呼吁在体教融合进程中完善青少年排球赛事体系,让青少年多参与比赛感受排球魅力,为体育强国建设储备人才。

此次研讨会东道主北京景山学校,今年是其排球队建队50周年。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秘书长、景山学校副校长刘洋表示,举办研讨会是为大家创造交流机会,教育界中的体育人要为培养体育拔尖人才努力,也要关注每个孩子发展。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竞赛部主任赵兴表示基层教练、校长的发言很有启发,期待共创校园排球辉煌未来。

本文总结了不同学校在校园排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如抓队员文化学习、多种发展模式、学校支持、吸引生源、完善赛事体系等,展现了校园排球发展的多元性和积极探索的态度,这些经验对推动校园排球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3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