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德国剧团亚洲首演背后的艺术探索

德国“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与施韦青根音乐节联合制作的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在上海音乐厅的亚洲首演情况,包括该剧融合多种艺术元素探讨谎言与真相的关系,在技术运用、音乐与戏剧互动、对AI技术的讨论等方面的特色,以及剧团之前来华演出的情况等内容。

4月25至26日,德国的“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携手施韦青根音乐节联合打造的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成功完成了其亚洲的首次演出。作为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的一项特别企划,这部音乐戏剧可是相当有看点。它把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以及舞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探讨了谎言与真相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像是为观众开启了一场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奇妙之旅。其中,对“佩珀尔幻象”(pepper's ghost)技术与视频影像的运用是本剧的一大夺目之处。“佩珀尔幻象”这一技术于1862年在敦被发明。在本剧中,这一技巧的运用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固有信念。舞台上的透明全息投影膜能把舞者在地面上的肢体动作,呈现出如同在空中飘浮的神奇景象。剧团的技术总监奥利弗·普罗斯克在谈及为何使用“佩珀尔幻象”时坦诚地表示,其实如今人们对“全息投影”这一概念的理解,正是来源于这种古老的戏剧技巧。当人们在讨论谎言的时候,谎言其实存在两种形式:全息技术或真或假,这使得谎言与真相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将一个众所周知的幻象重新命名为一种未来主义技术,同时也展示了人们愿意将表面当作深度、将影像当作原物的倾向。在这样的世界里,谎言变成了真理,因为它显得更方便、更易接近、更引人注目。这种谎言并非无害;它反映了一个越来越愿意以表面为实质、将表象当本质的社会。”音乐与戏剧之间多层次的互动,在这部剧中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品以20首风格大相径庭的音乐作品为线索,这些音乐作品的风格跨度极大,从巴洛克时期跨越到流行乐,从亨德尔一直到肖邦、巴赫、肖斯塔科维奇、利盖蒂,再到英国轻摇滚乐队弗利伍德·麦克乐队和约翰·列侬,编织出了一张横跨古典与流行的声音网络。此外,对AI技术的讨论也是本剧的一个小亮点。导演尼科拉·胡姆佩尔还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有关AI的有趣故事。在作品创作的初期,她尝试用AI技术来协助构思作品,AI的创作速度让她大为惊讶。她问ChatGPT:可以告诉我如何当一个好的艺术家吗?ChatGPT回答:你作为人类的价值在于可以感受世界,与人接触、产生友谊、感受其他人的存在。尼科拉·胡姆佩尔对AI的这个回答感到很沮丧,但也由此开始进一步思考新科技给当代艺术家带来的压力。这已经是德国“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第二次来到中国了。在去年的融创节中,剧团就在上海音乐厅进行了《力量与自由》音乐与影像呈现贝多芬作品和《寂静之声》音乐与影像呈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亚洲首演,给上海的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观众感慨道:“‘尼可与领航者们’的演出是近两年我在上海看过的最好的演出,整个亚洲仅上海音乐厅一站,音乐厅的眼光和魄力是上海的骄傲。”

德国“尼可和领航者们”剧团的音乐戏剧《关于谎言的全部真相》在上海音乐厅亚洲首演,该剧融合多种艺术元素探讨谎言与真相关系,其技术运用如“佩珀尔幻象”、音乐与戏剧多层次互动以及对AI技术的讨论都颇具特色,剧团之前的演出也曾给上海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4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