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东寿特大桥跨G516国道连续梁提前合龙这一事件。该连续梁主跨长140米,是津潍高铁全线最大跨度的连续梁结构,且跨越交通繁忙的G516国道,安全风险高,是重难点工程。文中还介绍了为保障施工安全和顺利合龙所采用的创新性做法,如‘两项一体化设计’等,以及合龙段施工采用的工艺和技术,最后阐述了津潍高铁对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意义。
4月27日,在一片期待之中,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东寿特大桥跨G516国道连续梁迎来了重大时刻。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这个连续梁提前顺利合龙啦。这一成果意义非凡,标志着津潍九标项目主体结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就像是在箱梁架设的道路上顺利打通了一道关键的关卡。
津潍高铁可是“八纵八横”高铁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呢。它从滨海西站出发,最终到达潍坊北站,正线全长348.26公里。这次合龙的跨G516连续梁相当特殊,主跨长达140米,这可是津潍高铁全线最大跨度的连续梁结构。而且它要跨越车流量大、交通繁忙的G516国道,安全风险特别高,自然就成为了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之一。
中铁二十四局津潍高铁站前九标项目总工程师周洋在接受闪电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面对大跨度连续梁不平衡荷载大等诸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做法,像是‘两项一体化设计’、‘六项工艺’、‘七项工装’等。就拿本次合龙的连续梁来说,临时固结工艺采用了墩顶固结与体外固结双保险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让大跨度悬臂施工连续梁抵抗不平衡重量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降低倾覆风险,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平衡悬臂端荷载,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在本次合龙段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使用了“悬臂挂篮分段浇筑”工艺以及“对称浇筑 动态配重”技术。同时,他们还巧妙地选择在夜间低温时段进行合龙段施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这样做能够减小温差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形。而且通过预压配重、刚性支撑锁定等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精准地控制了合龙口的间距,最终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零误差”对接。
津潍高铁可是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它对于构建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的建设能够补齐京津冀、山东半岛等沿海地区高速铁路发展的短板,改善沿线的交通条件。对于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以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闪电新闻记者 李瑞琪 报道
本文总结了津潍高铁东寿特大桥跨G516国道连续梁提前合龙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连续梁的重要性及施工难度,阐述了为保障施工安全与合龙所采用的创新技术,包括工艺、工装等方面,同时强调了津潍高铁在构建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落实国家战略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