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武汉检察:知识产权保护的多元举措与卓越成效

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在4月25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检察机关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方面取得的成效。包括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数量,司法保护机制创新、多维监督体系成果、服务科创企业的方式以及针对商业秘密保护难题的解决办法等内容。

4月25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一场专题新闻发布会,专门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据会上消息,在2024年,武汉市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方面共办理了60件案件,涉及143人;在审查起诉方面则办理了63件案件,涉及144人。这一系列的办案成果,如同强劲的法治动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到科技创新之中。

在司法保护机制创新这个板块,武汉市检察机关精心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保护体系,这个体系涵盖“全链条保护、全周期服务、全要素协同”等多方面内容。比如说江岸区检察院,它可是湖北省唯一设立独立知识产权检察部的基层院呢。在这个院里,办理的高某等9人侵犯商业秘密案成功入选湖北省典型案例。这个检察院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辅助机制,这些机制就像催化剂一样,显著提升了技术类案件的办理质效。

再看看多维监督体系,其成效那可是相当显著的。在2024年,武汉市检察机关全年总共摸排到知识产权民事恶意诉讼线索达到了4100件之多。他们通过抗诉监督程序向中法提出抗诉的案件有4件,并且提请上级抗诉的案件也有40件。与此同时,他们还同步建立起了行刑反向衔接机制,针对32名被不起诉人提出了行政处罚建议,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刑事惩治与行政监管的闭环管理模式。

对于“汉南甜玉米”地理标志侵权这个问题,检察机关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办法,那就是运用“检察建议 + 行业治理”公益诉讼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成功推动了农业部门更新管理规则,并且还开展了专项打假活动。这个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可复制的司法样本。

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检察机关打造了一种“专项工作 + 服务站点”双轮驱动的机制。他们精心制定了九项措施和八项机制,在重点科技园区设立了保护站,并且在长飞光纤、长江存储等10多家高新企业设立了联系点。在这一年里,他们开展的法治课堂多达30余场,还走访老字号企业,为企业提供商标维权等专项服务。在这些努力下,成功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

最后,针对商业秘密保护这个难题,检察机关建立了“全流程介入”办案机制。通过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固证等操作,成功破解了技术类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同时,还创新了“追赃挽损前置”程序,综合运用退赔、调解等多种方式,切实解决了企业维权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相关做法还被最高检典型案例收录,这无疑是对这种创新做法的高度认可。

武汉检察机关在2024年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诸多成果,从司法保护机制创新、多维监督体系构建、地理标志侵权处理、服务科创企业到商业秘密保护难题破解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为知识产权保护注入力量,为科技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0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