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香港老板的同学来找主人公的经历。同学看似是来叙旧,询问主人公工作相关情况,实则是想让主人公帮忙推销保险,甚至鼓动主人公辞职去卖保险。主人公坚守学校规定拒绝后,同学悻悻离开,后来从其他同学处得知,这个同学家庭生活不如意,还常以各种名义对其他同学进行算计,比如假意请客实则让同学买单,看似请喝茶实则是推销保险等。
不是每个嫁给香港老板的女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像我的一位嫁给香港老板的同学,她来学校找我这件事就充满了戏剧性。
那天放学,我和她在办公室聊天。她先是关心起我的工作情况,问我的工资多少,班里有多少学生。我想着毕竟是同学,就大概说了一下,也就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
接着,她话锋一转,开始大谈台湾的保险情况,说台湾特别注重买保险,在这方面比我们这儿先进多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堆台湾人买保险的事,我当时就感觉有点奇怪。后来我才明白,她是想让我羡慕她嫁了一个从台湾到香港的老板。她还告诉我,她现在在我们县城的某个保险公司当经理呢。她看了看我,说我的工资那么低,还不如辞职跟她干,说只要两三个月就能赚到我一年的工资。她甚至还说我太傻了,整天为学生操劳,工资又不高,要是跟她干,就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了。
不仅如此,她还打起了我班上学生的主意。她让我把我们班61个学生(这个班级人数可不少,就像有的家长说的,相当于两个排的兵,我就像个司令一样呢,哈哈)的意外保险都拿到她那儿去买。可是,我们学校有明确规定啊,学生的意外保险得由家长自己去买,任何老师都不能参与保险买卖的事情,这可是条高压线,谁要是碰了,那可就倒霉了。我就告诉她不行,这是规定。她还不死心,问我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坚决地说不能。
到这儿,我算是彻底明白她为什么千方百计找到我了。她来找我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叙旧,而是有目的的,就是想让我帮她拉保险业务。但是我怎么可能答应呢?学生保险是由家长自己做主的,他们想买什么保险完全遵循自愿原则,老师是不能干涉的。所以每次开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只是提醒家长要记得给学生买保险,并且是到学校门口去买(我们学校是不允许在学校里面摆桌卖保险收费的,只能在学校外面)至于家长买了什么保险,我们老师是不知道的。
当我拒绝她这个要求的时候,我态度非常坚决。我跟她说,如果我答应了她,我的饭碗可就保不住了。结果她还不死心,说我可以跟她干,说跟她干就能衣食无忧。我就像拨浪鼓一样拼命摇头。我心里也开始怀疑这个同学了,她为什么非要鼓动我辞职去卖保险呢?
我的同学看我这么顽固,就嘟嘟囔囔地走了。后来我打电话给其他做老师的同学,这才知道这个慧同学的情况。原来她的婚姻家庭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的,她又想来祸害同学。她觉得同学老实好欺负,想让我听她的,叫学生去她那儿买保险。那些同学告诉我,教育局可是明文规定禁止老师参与保险买卖的,这可是关系到饭碗的大事,那是高压线,千万碰不得,让我可一定要清醒。
他们还跟我说,每次慧从台湾回来,都说要请同学聚餐,还摆出一副香港老板娘的样子(每次都不叫我)。那些同学去了之后,吃完了,她虽然说是她请的,但是却不去结账,最后还是这些同学去结的账,真是让人很无语。还有一次,她请了几个在各个部门上班的同学去县城最高档的酒店喝茶,结果就只点了几杯白开水,然后又开始在那儿讲买保险的事,那几个同学实在受不了,就找个借口离开了。而且每次跟其他同学聊天的时候,她还会说一些更离谱的事情呢。
文章通过讲述嫁给香港老板的同学来找主人公的一系列事情,揭示了同学之间看似友好的交往背后可能隐藏着利益目的。这个同学以自己看似光鲜的生活来诱惑主人公辞职卖保险,还想利用主人公的教师身份来推销学生保险,被拒绝后暴露出她婚姻生活不如意以及算计同学的真相。这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尤其是涉及到职业规定等重要事情时更不能动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