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中央部署城市更新以来,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进展情况,重点聚焦北京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改造中的诸多亮点举措,如创新的“省心装”模式、楼栋管家的设置、尊重居民意见的改造方式等,展现了老旧小区改造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的积极意义。
自2019年中央开始实施城市更新计划起,全国已经有接近28万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展了改造工作,这一举措惠及了多达1.2亿的居民。到了今年,各地都需要把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部完成。然而,越到后面,改造的难度就越大,就像是难啃的“硬骨头”。那么在改造的进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既有速度又不失温度呢?让我们跟随记者在北京的实地调研去一探究竟。在北京市通州区,有一个楼龄达30年的乔庄北街小区。这几天,小区正在进行上下水改造工程。由于小区内的各项设施都因为使用多年而出现失修的状况,居民们对改造的渴望非常强烈。这个小区的改造可不简单,它不仅关注到居民集中反映的节能、屋面防水、室内上下水改造以及公共区域升级等方面的需求,还提供了让居民意想不到的“升级版”服务。中建二局乔庄北街小区改造项目经理唐华表示:“部分居民对自家的装修升级改造有一定的精装需求,所以我们在上下水改造期间,创新推出了这种‘省心装’的新模式,有偿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家装的升级服务。”在上下水改造的时候,通常要拆除居民家里的地砖、墙面以及吊顶,施工周期往往在10 - 15天左右。施工方在前期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居民都询问能否在改造的同时提供一些装修服务。于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这种“加强版”改造就诞生了。这种升级服务涵盖了卫生间、厨房的整体装修,还有适老化改造。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碰到了前来了解升级服务的居民。中建二局乔庄北街小区改造项目质量总监吕延平对居民说:“您可以自己选择品牌。比如说您家的吸油烟机,你觉得还比较满意,也不想更换,在这个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吸油烟机,价格也会适当地降下去。”北京市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居民赵淑凤感慨道:“我那时候装修就对付了一下,你这多先进啊。我之前也没少花钱,花了大概七八万。”吕延平还提到:“我们一定会比市场的价格优惠20%。”这让赵淑凤觉得价格非常合理。改造施工企业在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品质不足等问题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结合自身材料采购的优势,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实惠且更优质的服务。考虑到小区里老年人比较多,还推出了各项适老化改造的“菜单”,一经推出就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在通州区另外一个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有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前来参观改造效果。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因为居民不搬出小区,所以改造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如何快速响应居民提出的需求呢?在通州乔庄北街小区,施工方设立了居民协调服务中心,安排专门的人员为居民服务,这些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楼栋管家”。居民要是对改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到这里来反映。记者到这里的时候,正好碰到小区的闻阿姨前来寻求帮助,她家阳台的瓷砖突然掉了,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问问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没想到,楼栋管家赵静超毫不犹豫,马上就带着工人上门了。经过现场查看,发现瓷砖掉落的部位因为长时间使用已经空鼓了,随时可能全部掉落。赵静超决定让工人把阳台的瓷砖全部敲掉重新贴。第二天一早记者再次来到闻阿姨家时,这面墙已经焕然一新。北京市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居民闻淑华感动地说:“我非常感动,要不然我上外边找人去,也不知道在哪找人。这么大工程,我都没跟孩子说。我今年75岁了,我说能做的事我就做。”赵静超回应道:“您就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成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前改造的时候,居民有问题要先找物业或者街道,如果渠道不顺畅或者解决不及时就容易产生矛盾。而楼栋管家的出现为加快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建二局乔庄北街小区改造项目经理唐华表示:“借鉴物业式的管理,想出来的这种施工楼栋管家服务模式,减少居民因为解决问题沟通不畅导致的一些投诉。”记者看到,在乔庄北街小区,改造方共选派了8名专业且耐心细致的施工员作为专职楼栋管家,每人负责2栋楼的居民协调事务。“赶紧”,这是记者从赵静超的电话中听到的高频词。瓷砖掉了,水龙头坏了,对于忙碌的年轻人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都是很紧急的事情。中建二局乔庄北街小区改造项目楼栋管家赵静超说:“我就得赶紧过去。业主有诉求,我们能做的肯定要全做到位。国家的惠民政策,我们是执行者,肯定要把这政策落实到居民身上才行。”正是因为有了楼栋管家的高效协调,老旧小区上下水改造的工期从原来的10 - 15天缩短到了一周左右就能完成。居民满意度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核心,需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居民的意见。围绕老旧小区到底要“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居民满意,有关部门和改造施工方还能做什么呢?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专门设置了改造材料展示区,在改造过程中使用什么工艺、什么材料,居民经常来这里向楼栋管家咨询。除了让居民能看到摸到真材实料,当地主管部门还在施工过程中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并及时传达给施工方以便调整改造内容。北京市通州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中心主任赵明介绍说:“前面那栋楼外墙在改造,按道理,我们常规的做法都要做外墙保温。这两栋楼,老百姓认为我的外墙瓷砖有保温,我就不需要再做这事了。”赵明还提到,居民提出的建议大多很有针对性,比如楼顶铝扣板施工,如果缝隙过大容易进鸟;外墙刷漆的时候,要是不给窗户做防护容易弄脏玻璃等等,这些建议后来都被施工方一一采纳。赵明还表示:“2025年我们要新开工47个小区,90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的老旧小区。2025年底之前,我们能够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商品住宅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目前,通州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中心已经牵头实施了8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万多户居民。其中,很多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已经被整理成经验,在全北京市范围内推广。文章以北京通州区乔庄北街小区为例,阐述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创新举措,如“省心装”模式、楼栋管家服务等,这些举措在解决老旧小区问题的同时尊重居民意见,提升了居民满意度,并且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