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有网友发帖,昨晚的成都,某大桥上 半夜,速度超过一百,有人说走了一个,不知道真假。
这究竟是咋回事?
4月16日,成都。我们来看看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段聊天记录截图。
根据聊天记录信息显示,一辆黄色的小米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撞到了桥上的路边台阶,车头损毁严重,残渣碎片散落在现场四周。据对话网友表示,有一人死亡。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有网友直言,说实话,坐车里的我们不关心 只要不霍霍旁边的路人就行。
有网友怒斥,关键是把整个中国电动车牌子都搞砸了。
有网友分析,高铁刚运行的时候我记得速度比现在快很多,结果有点问题,马上就降速了。现在电车靠廉价的绝对提速让大家去感受以前油车赛道上才能体会的提速,这样筛选出了一些人,也属正常,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筛选认知。
有网友表示,有人不明白开车真的安全,是相对别的车、行人、动物的安全,才是自己的安全,这是30年前川藏线运输公司老师傅教给我的一个简单、有效道理。
有网友感慨,没有电控系统的电车,敢开是真爱。
不得不说,其实很多事故和车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开车的人,开的速度快,不注意驾驶安全,即使开个坦克也能给撞报废了。
近日,据“亦庄BDA”账号消息,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1号生产厂房等18项)已经在4月15日完成验收,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建设单位是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此前规划,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原定于6月竣工,目前来看建设进度可能会提速。也就是说,小米的产量很快可以加速提升。
当然,当前更值得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小米用互联网速度改造传统行业的野心,与制造业厚重规律之间的碰撞。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必须要认真审视危机,如从“用户需求导向”到“安全需求导向”的认知升级,同时平衡好创新速度与安全问题,还警示要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SU7的余温散尽,小米汽车能否完成从 "现象级网红" 到 "可靠制造业玩家" 的蜕变,将决定其在新能源赛道的最终命运。
诚然,小米SU7确实是一台好车。20多万的价格,豪华车的配置,拥有最起码要40万才能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深受年轻人这样青睐。正因为消费群体年轻,盲目追求速度与激情,这样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让消费群体“降速”,这才是小米研发团队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此前媒体曝光雷军的憔悴面容,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造车时代最真实的注脚,时刻提醒着后来者,造车之路,任重而道远。
而就驾驶员而言,驾驶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图所谓的提速加速,核心还是自己能够驾驭得了。不盲目不激进,小心驶得万年船。
对此,你怎么看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