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媒体巡礼,探寻中医魅力与学科实力

“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走进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情况。包括媒体记者对学校多个场所的参观访问,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各学院的成果以及在中医领域的各种创新和发展成果等内容。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消息,近期,“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来到了福建中医药大学。众多媒体记者采用实地走访与集中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参观了诸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医证研究基地、中医骨伤学科展览室、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等多个地方,重点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感受新时代中医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代表学校向主流媒体记者团表示热烈欢迎。林生书记提到,福建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校,一直将服务社会视为自己的使命,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独特优势,扎根福建这片土地,服务全国,并且面向世界。

据讲解员介绍,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福建省首个以展示中医药文化与发展史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医史馆内陈列的“骨柄石刀”和“石柄石刀”,是原始砭石外治中极为珍贵的两件展品,这两件展品是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复合材质工具,价值非凡。该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由医史馆、中药馆、人体生命科学馆、中央苏区(福建)医药馆、校史馆组成基本陈列厅,还有100亩的户外药用植物园“时珍园”,馆内现藏有医史文物、图片、各类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多达10000余件(套)。

2021年,中医四诊仪进入太空。在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证研究基地,也有类似的仪器。媒体记者团走进该基地看到,“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是一个大型诊疗设备。它通过答题、电子脉动测量等方式,整合中医望、闻、问、切传统问诊手段,采集问诊者的电子数据信息,再结合问诊者出生和生活的时间、地点等基础信息,给出传统中医个性化的“诊断”。

中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杨朝阳介绍,中医证研究基地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也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同时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

近年来,康复医学院紧跟康复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依托康复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康复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构建海内外康复协同创新平台。

当走进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时,展示墙上的清达颗粒十分引人注目。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副院长兼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褚剑锋介绍,清达颗粒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陈可冀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团队基于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的临床降压专方研发创制的中药新药,前期研究表明其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学科聚焦国家区域需求以及重大慢病和人民健康问题,围绕心脑血管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中西医结合防治的特色与优势病种的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突破向临床转化的关键技术,形成新药研究、康复医疗装备研发、结局评价等创新性、原创性成果,目前已获批国家级课题5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项目2项。

走进中医骨伤学科展览室,媒体记者们通过老照片、旧物件详细地了解该校骨伤学科的历史。骨伤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楠向记者透露:“目前,骨伤学科在传承南少林骨伤流派传统的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力学等多学科融合实现系统性创新,并且结合AI技术研发骨折复位模拟系统、手法整脊数字化平台及疾病预警模型,从而实现传统经验的智能转化,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当天,活动现场设置了媒体记者团互动提问环节,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骨伤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等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答了记者的问题。

护理学院院长葛莉介绍说:“截至目前,护理学院共培养了40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其中约30%的毕业生成为临床护理学科带头人。”她从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方面重点阐述了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未来出路。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宪泽告诉记者:“我们学科的定位是培养医管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也就是将医生、护理、药师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管理类课程外,还有以医学为基础的课程,比如生理病理解剖等。”

现场,药学院副院长黄鸣清介绍了中药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该学科在2019年获得首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2023年获得国家中药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重点围绕闽台特色中药进行建设。从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王志福的介绍中记者得知,2024年5月,原针灸学院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让针灸和推拿两个学科迎来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时期。王志福说:“目前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病健康管理刻不容缓,未来希望能将针灸跟脑病、妇科、运动疾病有机结合。”

据悉,福建中医药大学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

闪电新闻记者庄红福建报道

本文总结了“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走进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情况,详细展示了学校在中医文化传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成果与特色,包括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的丰富馆藏、中医证研究基地的特色诊疗设备、各学院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等内容,全面呈现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综合实力和中医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2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抗战史上的今天:4月2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

    2025年05月02日 19:01
    238
  • 比iPhone薄却有两倍电量!荣耀Power实测:超能打

    说起户外手机,不知道大家首先会想起什么?IP68防水?超厚的抗冲击中框?还是超大的电池?很显然,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户外手机并不适合大家日常使用。即使是小雷一年前评测过的AGM X6,也只能说是一台「伪装成日常手机的三防机」。那么有没有这么一款手机,它既有跟上时代的设计和性...

    2025年05月02日 18:57
    568
  • 平谷“青年归谷计划”:助力青年扎根家乡

    在北京平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如企业创始人、驻村第一书记、返乡创业者、选调生、大学生等不同身份的青年在平谷的奋斗故事。介绍了平谷团区委为汇聚高素质青年人才所做的努力,重点提到了“‘新青年・归谷可期’青年归谷计划”及其包含的“青年归谷·礼遇护航计划”...

    观察 2025年05月02日 18:41
    43
  • 神木驻村队:以现代理念激活传统农耕

    陕北高原神木市的13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他们如同“新农人”般扎根乡村,把现代理念融入传统农耕。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他们如何运用智慧进行帮扶,在技术传递、能力重塑、将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动能等多方面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发挥的作用,...

    2025年05月02日 18:00
    504
  • 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发布成人预防“保典”

    每年4月的第四周是世界免疫周。“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近日在北京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深化社区医防融合、推广优秀案例及科普指导,提升中老年人群对带状疱疹、流感和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接种率,构建全龄化免疫屏障。我国正处于深度老...

    观察 2025年05月02日 17:33
    11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