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油气矿射洪作业区金浅5H中心站在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目标下的工作场景和员工故事。展现了中心站员工在不同岗位上的担当、坚守与奉献。
4月7日,清明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川中油气矿2024年的金牌班组——射洪作业区金浅5H中心站(以下简称为“中心站”)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那场面就如同巴蜀大地迅速回升的气温一般,充满了热火朝天的氛围。
近期,在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的号角声的鼓舞下,一线班组的员工们仿佛体内的“小宇宙”被彻底点燃了。他们干劲十足,纷纷撸起袖子,大踏步地前行,奏响了一曲春天里奋进的乐章。
有一本写了整整30年的“安心日记”。天刚刚泛起鱼肚白,中心站站长朱军琳就带着员工们驾车出发了。这一行驶就是1个多小时,长达60多公里的路程,目的地是南充市西充县仁和镇的无人值守场站——金浅518单井。到达之后,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和本子,开始书写“安心日记”,一天的工作也就此拉开序幕。对于朱军琳而言,这不过是30年来极为普通的一天罢了。
朱军琳所在的班组目前有32名员工,其中女职工有5人。他们负责管理3个有人值守的场站、21个生产平台以及48口生产井站。在站长朱军琳的带领下,班组通过诸如“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员工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着力培养“精一、懂二、会三”这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每个集气站、每口单井的设备存在什么问题?日产量是多少?我们绝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当在每个井站巡检时,每天都做着看似重复的工作,站长朱军琳和同事们一边走着,一边记录生产情况。笔者翻开那本“安心日记”,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集气站、单井、生产平台的大事小情,甚至连中心站员工的吃、住、行等问题都有记录。30年的坚持,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煎熬,但朱军琳却说:“在井站,我感觉特别安心。”就这么一句简短却有力的话,却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班组里每一位成员的担当和坚守。
还有主动报名前往“前线”的“夫妻档”。“明天就要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了,奉献能源就如同参军一样,都是报效祖国,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我们一定要打赢投产运行的攻坚战。”3月13日清晨6点,川中油气矿射洪作业区的员工何建泓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动态,吐露了他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
面对投产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状况,3月14日,何建泓和在遂宁作业区工作的爱人刘佩颖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建设这个主战场当中。
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可是西南油气田公司2025年上产500亿立方米的“十大压舱石示范工程”之一,该厂的设计产量为600万立方米/天,其供气来源包括川中油气矿射洪作业区、仪陇作业区等井站。
“作为中控操作人员,我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把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到达生产厂区之后,何建泓夫妻二人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工作环境。
“如何配合技术部门解决盐亭207脱水脱烃装置,同时满足双向输气的工艺改造?”带着这个问题,何建泓参与到设备的调试、点位配置修改、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等各项工作当中。一旦有不懂的地方,他就会通过电话和微信不断地向同事们请教,哪怕对方正在外地休假,他也会厚着脸皮去询问。
其实,在中心站的员工们看来,最“辛苦”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家庭。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双职工,孩子大多处于学龄阶段,每到周末和寒暑假,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却往往无人照看。
“孩子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们陪我玩。’”一谈到孩子,这对在工作中冲锋在前、从来不会叫苦叫累的“夫妻档”眼里就会闪过一丝愧疚,不过他们表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打完这场攻坚战,再好好地陪伴家人。”
有一位退伍军人实现了“色彩转换”。他不善言辞,骨子里却透着一股执着劲儿;他工作认真负责,浑身散发着军人那种敢打硬仗的精气神。
2023年,从部队退伍的陈森国脱下了那身绿色的军装,来到中心站成为了一名采气工人。同时,作为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干工作,就得经得起检验。”
他的身影常常穿梭于各个井站之间,他个人微信记录的步数总是在朋友圈里名列前茅。很快,他就从一名采气工人的“新手”成长为“技术高手”。
冬季是事故多发期。有一天,陈森国在巡至金浅5H东集气站巡检的时候,发现乙二醇加注泵出现了故障。他立刻从随身携带的“百宝箱”里找出工具,一番“诊断”之后,确定了“病因”,然后迅速“救治”,乙二醇加注泵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问题得以解决。
他吃苦耐劳、积极上进、好学,有着军人那种不服输的韧劲。仅仅工作了一年多,他就被评为了川中油气矿2024年的先进工作者。
去年5月10日,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了,但是夫妻二人却要长期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
为了确保金浅5H井区能够充分发挥产能,井区部分单井平台要实施井下节流器投放作业,这样一来,现场涉及的风险作业也增多了。陈森国作为“精英属地”的一员,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属地监督的责任,这一坚守就是连续一个月,他在南充工作的新婚妻子对此很有意见。
为了消除新婚妻子的“顾虑”,陈森国去年带着妻子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车窗外的景色从繁华的都市逐渐变成乡村的点点翠绿,那里没有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没有惬意的娱乐方式。站在金浅5H东集气站外面的她,第一次看到了陈森国口中的“钢铁丛林”,看到了一群穿着“红工衣”的人在工作的场景。她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电话里的声音总是在兴奋中带着疲惫,为什么接通的电话总是突然挂断。
从“橄榄绿”到“朱砂红”,服装的颜色变了,但是陈森国那颗爱岗敬业的赤诚之心却从未改变。
“全力以赴,向着决胜时刻出击!”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坚定有力的话语,也是中心站每一位员工在这个春天里践行的誓言。
即将退休的女员工罗小婷说:“现在要认真上好每一个夜班,说不定以后想上夜班都没机会了。”班组老员工贾雪峰因为父亲病故,回家料理完后事之后,就火速赶回岗位,他说:“攻坚号令已经响起,我们只有全力拼搏才能达成目标。”
在川中油气矿,像这样平凡的故事还有很多。然而,正是这些平凡人的点点微光,最终能够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在高质量上产500亿征程上不断前行的道路。
文章讲述了川中油气矿射洪作业区金浅5H中心站员工们的故事,包括朱军琳30年坚持写“安心日记”体现出的坚守、何建泓夫妇投身建设工作展现出的奉献、退伍军人陈森国从军人到采气工人的转变过程中的敬业。这些员工的故事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众多平凡人的努力汇聚起来,能够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的目标提供强大助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