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集团从1998年做豆腐的小作坊起步,业务逐步扩展到多品类,如今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的历程。还提到了其在践行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成果,如在上海的蔬菜种植基地供应绿叶菜的情况,以及其参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带来的增收效益等内容。
1998年的时候,清美开始以做豆腐为创业的起点,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小的作坊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单一的豆腐业务,逐渐延伸到蔬果、禽蛋、粮油、肉制品、面制品、预制菜等众多品类,总共涵盖了21个大类。
发展至今,清美已经成为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达50万亩的种养基地,这些基地分布广泛,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络支撑着清美的发展。而且,清美拥有5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每天都在全力运转,日产鲜食能够超过万吨。与此同时,清美的生鲜超市网点也已经达到了800多个。通过这样的布局,清美成功地打通了一条从田头到桌头的全产业链,业务横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农工商”全方位发展的企业典范。
清美鲜家浦东花木店上架的各种豆制品琳琅满目,这是清美在终端零售环节的一个小小展示,也是其丰富产品线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清美积极响应,成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就拿上海来说,清美在这里建设了规模达11000亩的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这个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天都能够为全市800多个零售门店供应300吨的绿叶菜。在腰路村基地,那里有巨大的玻璃温室,在温室里,鸡毛菜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一条条机械化流水线上完成的,这体现了清美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消费者在清美鲜家浦东花木店选购食材的场景,也从侧面反映出清美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也显示出清美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的能力。
从2019年开始,清美积极参与到浦东新区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当中。其中,清美投资4300万元通过乡企共建模式推动的宣桥镇腰路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成果显著。这个项目使得村集体每年的收入能够增加240多万元,而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享受着土地流转金、薪金、租金等多重福利,每年增收达500多万元。这充分表明,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民营经济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清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清美腰路村基地的绿叶菜工厂化生产示范区,展示了清美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的成果。
清美集团从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业务横跨一二三产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政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种植基地,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并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这表明民营经济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