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成长路:从“寒门难出贵子”到逐梦飞翔,教育公平助力农村孩子:从数字看成长希望

本文通过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的事例引出关于农村孩子成长成才的话题。探讨了在如今社会中所谓“寒门出贵子”是否愈发困难的问题,从高等教育入学率、支持农村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还提及了农村生源比例变化背后的因素,以及社会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期待。最后阐述了保障教育公平、弥合城乡差距的行动和成效,并通过一些实例展现多种成才途径,鼓励人们相信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6岁时在山坡放牛,却想象着“牧星”的小男孩桂海潮,在36岁的时候真的登上太空去“摘星星”了。他来自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的小山村,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这表明,大山的沟壑并非不可跨越,知识和奋斗就是跨越的桥梁。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过去,祖辈父辈大多出身农村,他们凭借读书考学进入城市。而现在,似乎“寒门出贵子”变得异常困难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从“绝对数”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到4%,可是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60.2%。如今,我国构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就意味着,农村学子继续深造的机会实际上是增多了。

不仅如此,支持农村孩子进入重点高校的政策也日益完备。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专项计划一直在持续推行,农村学生考入重点高校的人数不断攀升,在10多年间累计录取人数已经超过120万。

再从“相对数”的角度分析。恢复高考初期,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比约为八成。而到了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城乡人口结构的改变,对高等教育生源构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个层面来讲,农村生源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如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呢?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社会对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渴望,是对乡村全面振兴尤其是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关注。

不可否认,在成长的道路上,农村孩子确实会遇到一些阻碍。那要如何打破这些阻碍呢?答案就是,努力为他们构建一个能够公平接受教育、公平参与竞争的平台,构建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近年来,保障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行动一直在推进,取得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93%都分配给了中西部地区;建立起了涵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生资助体系;有250余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齐短板、提升底部水平、抓住关键环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人们对于“成长、成才、成功”的看法也在发生改变。

80后“白发校长”张鹏程回到家乡,用爱心去滋养每一个孩子;“新农人”魏巧返乡创业,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专家;浙江安吉余村村打造专门的创业空间,让青年与乡村相互吸引。可以想象,当一个个美丽乡村都打造出吸引人才的环境,吸引人才前来就会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诠释。

动画电影《哪吒》中有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敢于拼搏,相信奋斗,相信坚持,每个人都能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文总结了从桂海潮的成功事例延伸到农村孩子成长成才的相关话题。从多方面数据及政策阐述了农村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机会变化,指出虽然农村生源比例变化有其合理性,但社会仍期待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介绍了保障教育公平的举措和成效,还列举不同类型的成功实例说明成才的多元性,最后鼓励人们相信奋斗成就人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4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