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展开,通过介绍与谷雨相关的农谚,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种大田”等体现谷雨的农业意义,再重点讲述多件文物,如明代牧牛图轴、辽墓西壁左侧农耕图、粉彩百鹿纹尊、清代五彩花卉纹花觚等文物所蕴含的春天气息和古人智慧,展现谷雨时节农耕文明与文物的紧密联系。
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生动地说出了春雨对土地的滋润,在谷雨这个时节,万物在温润的环境中朝着盛夏蓬勃发展。让我们借着谷雨这个节气,一同走进那些蕴含着“春天”的文物故事吧。谷雨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此时降水大幅增加。冬小麦开始拔节抽穗,稻田也进入浸种育秧阶段,“谷雨种大田”这句农谚很好地体现了春耕进入高潮的状态。先看这幅明代的牧牛图轴,图中柳枝泛着新绿,牛铃晃动,仿佛将露水都摇碎了,在青草坡上有一人悠闲地坐着,整幅图描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耕牛和农人走过之处,他们犁地时深浅不一的脚印里,正酝酿着一年的希望。再看这幅东风里辽墓西壁左侧农耕图,它由人物、牛以及农具构成。当远处的山峦染上青黛之色,新燕开始啄泥之时,农夫扶着犁破开冻土。在这看似悠闲惬意的田园画面里,其实蕴含着古人“谷雨前播种”的生存智慧。还有这件粉彩百鹿纹尊,它的造型端庄敦厚,因为器形类似牛头,所以也被叫做牛头尊。它的腹部绘有百鹿活跃于山林之中,这些鹿有的昂首鸣叫,有的俯身饮涧水,神态各不相同,形象非常生动。这件清代的五彩花卉纹花觚也很有特色,它的外壁用五彩花卉纹进行多层装饰,花枝伸展着,颜色鲜艳欲滴,很好地体现出五彩斑斓的春色。“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就在谷雨前后,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千年。牡丹花元素在我国古人的社会生活中使用得十分频繁。五彩瓷器大概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在嘉靖、万历时期达到极盛。这件青花五彩瓷器色彩缤纷,纹饰生动,罐身鲜艳的色彩对比把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明清时期瓷器烧制的精品之作。另外,“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这件白地填黑缠枝牡丹纹八角枕是金代河津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它的造型别具一格,剔地部分填以黑彩,充分展现出牡丹雍容华贵的美,体现了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活美学。当谷雨滋润完最后一寸春泥,花觚中的牡丹正在釉色里舒展,百鹿尊上的山岚依旧带着草木的清香,这些千年的器物上,烙印着谷雨中的智慧,成为千年农时与春色相融合的见证。本文以谷雨为切入点,先阐述了谷雨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描述了多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所展现的春之元素和古人智慧,通过这些文物见证了谷雨时节农耕文明与春色的交融,体现了谷雨在传统文化和农耕生活中的独特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