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滋养沿岸产业的“生命之河” 济南市莱芜区汶河:从自然景观到产业引擎

济南市莱芜区的牟汶河,因其地质构造形成“汶水西流”的奇观。汶河沿岸凭借其资源优势,发展智慧农业、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如水产养殖利用优质水资源并采用智慧化手段,种苗育苗基地借助科技研发优良品种,当地还构建三产联动体系,向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迈进。

在济南市莱芜区,有一条名为牟汶河的河流,当地民众亲切地称它为汶河或者汶水。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影响,汶河的流向与众不同,它自东向西逆向流淌,这一独特现象形成了令人称奇的“汶水西流”景观。在千百年的岁月里,汶河就像一位默默的守护者和馈赠者,沿岸地区因汶河的存在而逐渐兴盛起来。时至今日,当地充分利用汶河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在智慧农业方面,众多项目蓬勃开展。例如在这个季节漫步汶河河畔,你会看到微波荡漾的河面,绿草如茵的河岸,风光十分秀丽。汶河不仅有着如画的风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沿岸村落提供了滋养。当地有句俗语“常在河边住,哪能不养鱼”,事实也确实如此,沿着河岸前行,不时就能遇到水产养殖大户。山东快乐农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续龙介绍说:“我们一共有12个塘口,每个塘口的面积是3.5亩,每年能够实现一茬半的养殖量,大约产出45万斤的鱼。我们还有40个养殖桶,每个桶里能产出1500斤成鱼。当时选择汶河北岸,主要就是考虑到这里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水体质量非常好。”依托汶河这个天然的水源地,不少农户纷纷在此建立起水产养殖基地。他们养殖的鲈鱼、黄颡鱼不仅在国内的北京、天津等地有着广阔的市场,还成功走向海外,出口到韩国。这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当地的水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养殖过程中采用的智慧化手段。李续龙还表示:“在我们整个鱼塘养殖过程当中,包括增氧、投料、pH值的控制,都实现了全程的自动化。比如说我们的增氧机,在手机上就可以完全控制它。通过我们的物联网系统,只要点击打开,分料机就开始自动工作,投料机也是在手机上面控制的,非常方便省心。”汶河还造就了两岸大片肥沃的土地,被当地人称为“汶阳田”。肥沃的土壤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促使当地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在汶河沿岸的一家种苗育苗基地里,西红柿苗、辣椒苗正在被一一打包,一个个订单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这些种苗可都是该基地自主研发的优良品种。济南树成种苗基地负责人亓洪骁说:“我们自主研发的草莓、番茄在辽宁、河北等地很受欢迎。现在我们通过工厂化的种苗繁育,增强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和风险。关键是我们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优良品种,摆脱了对国外品种的依赖。目前我们这个育苗基地每年有2000多万株种苗走向河北、河南、内蒙古、江苏等地。”当前,当地已经建成了多家种苗基地,借助科技育苗的技术优势,形成了种、管、技、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汶河岸边培育出的优质种苗能够在不同地区进行复制推广,从而提升了广大地区农户的种植管理和经营水平。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秦敏表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我们以生态优先、产业融合为发展主轴,通过构建‘蔬菜种植筑基、种苗培育强链、特色养殖增效’的三产联动体系,已经培育出规模化种植主体20余家、特色养殖企业10余个。未来,我们将以‘水韵汶河’生态廊道建设为契机,建设滨水休闲景观带、设施农业观光带、配套打造生态采摘园、智慧农业展示园、滨河露营基地等,真正实现‘以水润产、以产兴旅、以旅富民’,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本文总结了济南市莱芜区汶河沿岸的发展情况。汶河因其独特的地理现象和丰富资源,沿岸发展起水产养殖、种苗育苗等产业,当地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三产联动体系,朝着农文旅融合的方向发展,在智慧农业、生态旅游等多方面取得成果,为沿岸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