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老集镇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采取“精准服务促落地、多维联动保用工、长效护航助发展”三大举措,在引进企业、解决就业、促进村企合作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自今年初始,临泉县老集镇就确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集镇敏锐地察觉到企业需求和群众就业困难这两大关键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老集镇积极推出“精准服务促落地、多维联动保用工、长效护航助发展”这三项强有力的举措。正是凭借着这些举措,老集镇成功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当地的产业园区,并且促使这些企业迅速投产,达到预期效益。到目前为止,累计为本地以及周边的群众提供了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
在聚焦精准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并且见到成效方面,老集镇做出了诸多努力。为了推动园区内的企业能够迅速建设并投入生产,老集镇专门组建了一个由招商办、经发办、资规所等多个部门共同构成的产业园服务专班。这个专班精心制定了“一企一策”的服务清单,全方位地为企业代办用地审批、企业备案等各种手续。在这种高效的服务模式下,企业的落地周期被成功压缩到30天以内,如同给企业入驻开启了一条全流程的快速通道。与此同时,老集镇还搭建起了“政企直通车”平台,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解决了包括用工短缺、交通运输等在内的6项难题,让企业的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百。老集镇还创新性地推出了“镇村联动”模式,对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新建和改造了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拎包入住”式服务。
在强化多维联动,化解企业用工难题这一板块,老集镇的做法也可圈可点。为了应对企业面临的用工荒、用工难等棘手问题,老集镇进行了精准的需求摸排,从而搭建起了供需对接的桥梁。老集镇积极开展“就业需求大走访”行动,发动镇村干部以及网格员对全镇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细致的摸排,进而建立起“就业信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能够动态地掌握待业人员的技能、意向岗位等重要信息,以便精准地匹配企业的用工需求。除此之外,老集镇还举办了“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组织群众到企业内部参观,让群众实地了解工作环境。在招聘会上,为群众提供了诸如缝纫工、定型工等300多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的人数超过了100人。
在完善长效保障,推动产业与就业实现双赢方面,老集镇同样有着独特的举措。为了进一步加深村企共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老集镇推行了“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引导企业与村集体共同建设鞋袜、食品加工等3个就近就业厂房。由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村集体负责组织生产,农户按照生产件数获取报酬,形成了“保底收益+村级分红”的良好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村集体平均每年能够增加10万元的收入,就业群众平均每年增收1.2万元。其次,为了保障群众就业的稳定性,镇社保所等部门会实时跟踪企业的用工状态。对于离职人员,会提供再培训、再推荐服务;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会提前介入进行帮扶。通过协调订单共享、申请贷款扶持等方式来稳定岗位,确保就业帮扶不会出现“断链”的情况。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老集镇成功实现了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的“双轮驱动”。截至当下,产业园内的企业都处于稳定运营的状态,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026人,村集体经济平均增长18%,真正将“家门口就业”变成了群众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幸福。
老集镇以优化营商环境和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精准服务、多维联动、长效护航等举措,在企业入驻、用工、村企合作等方面取得成果,实现产业与民生发展,未来还将深化合作完善服务推动更多项目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