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合肥蜀山区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合肥蜀山区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成果,包括在施工现场、生产线等场景中人工智能应用的实例,还提到蜀山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政策支持、载体建设、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众多企业借助人工智能发展自身的情况。

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无人驾驶车辆井然有序地开展作业;忙碌的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以高效精准的动作对钢板进行焊接;智能管理平台的大屏上,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清晰可见。这一切智能化应用场景的背后,是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的功劳。这里展示的是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企业高斯工业智能制造全栈式检测系统工厂实景。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目前,这里已经集聚了超过300家全口径软件产业链企业,其中人工智能企业就有78家。今年1 - 2月,全区规上软件产业营收达11.7亿元,构建起涵盖算力、算法、研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3月25日,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与6家企业签约,这些企业涉及新材料技术创新、钠离子电池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研发等多个领域,像安徽中数国科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在其中。安徽中数国科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的企业,其技术研发侧重于重型机器人领域,凭借“行业应用模型”开发无人平衡重叉车、商用清洁机器人,并与合力叉车等企业深入合作。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制造的优势,我们将推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新型工业化的底层逻辑。浙江恒基永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成立,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民营科技园,是国内较大的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制造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气动、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该企业有关负责人称:“依托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与‘科大硅谷’蜀山园的平台优势,通过产品和技术合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工程机械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推动自身行业的“智慧”升级。在中贝新能源有限公司,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正在忙碌作业。走进中贝新能源的工厂,20台六轴工业机器人与20余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协同工作。从精密打螺丝到工序流转,物料运输全程由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按照预设路线自主完成。而且,由机器人集群与AI视觉系统构成的“智慧大脑”贯穿生产全流程。中贝新能源有限公司依靠前沿的自动化AI监测技术与绿色能源体系,正加速向技术密集型与绿色化转型发展。当下,蜀山区积极深化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在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推进软件产业倍增发展,着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全区规上软件企业数量达到93家。这是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展厅。在政策支持与载体建设方面,蜀山区依托安徽智能软件园、网达产业园、MAX科技园、联东U谷等专业园区,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丰富的载体资源,致力于打造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在推动项目建设与产业集聚方面,积极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中贝通信华东基地投资落地,其中包括智能算力中心及锂电池系统生产基地,中贝合肥智算中心首期算力已经正式上线。九韶智能等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涵盖算力、数据标注、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等的产业链条。(朱静 刘影影 刘亚萍 文/图)

合肥蜀山区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在多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从企业层面看,不同企业借助人工智能优势发展自身,如中数国科和恒基永昕等。从区域层面看,蜀山区在政策支持、载体建设、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完整产业链、助力企业转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4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