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4月25日至27日,以“发展绿色竹业 引领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在“中华竹都”宜宾启幕,为竹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和动力电池大会、光伏大会是宜宾的‘三大盛会’。”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开幕的“竹博会”亮点多,重点在于研讨竹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整片“竹林”搬进展厅
本届竹博会规模升级,展览为15000平方米,划分为三个展览区域,约130个国际标准展位,8个特装展区,约130 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特别突出竹浆纸、竹代塑、竹食品三大板块,重点展示竹浆纸(塑)、竹食品、制浆造纸装备、竹林扶伐运机具、竹家具、竹日用品等。
为什么又是宜宾?
四川宜宾是“中国竹子之乡”,拥有2000多年的竹文化历史,其竹文化系统于2020年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宜宾拥有原生竹种58种,引进竹种428种,覆盖全国已知竹种的96%,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种基因库之一。竹林面积达334万亩,形成“林—粮”“林—菌”“林—药”“林—禽”等62万亩林下种养基地,年产值可观。
宜宾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安竹簧,以竹雕工艺闻名,2008年列入非遗名录,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3名。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竹宴,包含100多道菜品,如竹笋汤、竹荪蛋等,被誉为“熊猫大餐”。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宁竹编,由“非遗”传承人创新开发竹编画、竹建筑等,年产值超100万元。
据了解,辖区内的蜀南竹海景区,总面积达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景区呈“之”字形分布,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覆盖27座山峦和500多座峰峦,植被覆盖率高达92.4%,负氧离子浓度达30,223个/立方厘米,是天然的“氧吧”。景区内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包括楠竹、水竹、慈竹、紫竹、罗汉竹、人面竹等珍稀品种,形成壮观的竹海景观。集山水、溶洞、瀑布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风景区。
宜宾竹文化以生态资源为基础,融合非遗传承、文旅创新与经济产业,形成“竹经济”增长点,年产值超百亿元,成为全国竹文化发展的典范。
“绿色低碳 竹创未来。”在蕴藏无限可能的滔滔竹海中,四川宜宾“竹”产业链整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王建明 文/图宜宾融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