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甲秀楼片区:餐饮迈向“四心”高标准,甲秀楼片区餐饮革新:南明区的美食品质提升之路

2025年贵阳南明区甲秀楼片区的餐饮品质提升情况。包括政策引领、硬件升级、软件赋能和示范引领等多方面举措,旨在推动该片区餐饮业向“食品安心、卫生放心、环境舒心、服务暖心”的高标准迈进,通过一系列改造和提升措施,让餐饮成为展示贵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2025年,贵阳的美食在全国范围内频频引起关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舌尖打卡”。面对这样的良好态势,南明区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餐饮品质。以南明区甲秀楼片区为重点区域,南明区开启了全方位的餐饮品质提升之旅。

在政策的引导方面,南明区做得十分细致。甲秀楼片区可是贵阳的城市会客厅,也是展示“爽爽贵阳”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了解决传统街区餐饮业存在的“小散乱”问题,2025年初,南明区印发了《南明区餐饮业2025年提质升级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这一方案为品质提升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系统保障。

在具体的政策落地过程中,南明区采用的“梯度改造”模式收获了显著的成果。他们先是建立起甲秀楼周边165户餐饮经营主体的动态台账,排除掉7家因转让或停业而不参与改造的商户,保证改造工作精准无误。接着,按照“一户一方案”的帮扶指导机制,为商户提供后厨改造、设备更新、就餐区域优化等个性化的指导。同时,精心挑选出黔民烤市、李兰英湖南面馆、袁记云饺等10家优秀的餐饮经营主体,重点打造培育成为餐饮示范项目。通过“前改带动后改、示范树标杆”的方式,努力在年内实现甲秀楼周边餐饮经营整体面貌的提升。这种“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商户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甲秀楼片区已经有111家餐饮经营主体提交了改造方案,65家完成了餐饮店面的首批升级改造,还有46家正在逐步进行施工改造。

硬件方面的升级也有很多亮点。以前的厨房往往狭小昏暗,就像下护国路的李兰英湖南面馆,有着三十年历史的老店,原本厨房条件不佳。但经过“明厨亮灶”改造后,厨房变得宽敞明亮,顾客可以透过玻璃墙看到烹饪过程,生意都比以前好了两成,实现了从“后厨隐蔽”到“阳光厨房”的华丽转变。

自3月贵阳市餐饮业服务品质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始以来,南明区积极推动甲秀楼片区的餐饮店进行改造。通过安装透明玻璃隔断、视频接入展示、“互联网 +明厨亮灶”等方式,把厨房操作间直接展示给消费者,让食品安全变得“看得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7家餐饮店完成了明厨亮灶改造。在这些完成改造的商户中,后厨区域的吊顶、墙面、地面翻新比例较大,就餐区域则着重提升顾客的体验感,更多地关注艺术墙绘、节能灯光、防滑地砖等细节方面的改造,从而推动整个店面和用餐环境的和谐统一。

此外,针对以前食品信息公示栏破旧、信息滞后的乱象,区市场监管局统一设计制作了150块标准化公示栏,将许可证照、人员健康证、量化分级等信息集中展示,目前已经更换了112块。并且同步配发300套工作衣帽和200本《进货台账》正在发放当中,从细微之处规范经营行为。文昌南路的裕良国潮新中点铺负责人就表示,新的公示栏不但美观实用,更重要的是能让顾客一眼就看到店铺的资质,吃起来更加放心。

软件赋能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举措。南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餐饮品质提升不能只是表面工作,关键是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于是,南明区构建了“培训 +考核 +示范”三维能力提升体系。针对经营者开展了10多场次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覆盖221人次;对新入职员工实行“岗前必训、持证上岗”制度;还制作发布了“全力打造放心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系列宣传视频,重点对餐饮店食材存储、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等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拍摄,向大众直观地展示规范、严格的操作环境。

其中,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定期发布的“红黑榜”制度特别值得一提。在3月份公布的两期榜单中,袁记云饺等3家规范经营的商户登上“红榜”,24家存在问题的商户被列入“黑榜”。这种“奖优罚劣”的做法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红榜商户代表说,上榜之后很多老顾客都来点赞,这种荣誉比任何广告都有效。而黑榜商户则被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必须整改验收合格之后才能销号,形成了有效的倒逼机制。

在示范引领方面也有诸多成果。当我们走进下护国路,就会发现改造后的黔民烤市古风黔味烧烤餐厅格外引人注目。它的青砖灰瓦外立面保留着传统建筑韵味,开放式明档里厨师们穿着统一服装熟练地烤制食材,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厨房温湿度和消毒记录,加工区域的明档展示让前来用餐的食客吃得安心、放心。

在本轮餐饮业服务品质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南明区精心挑选出10家基础好、意愿强的商户作为示范项目重点培育,这些商户涵盖黔菜、小吃、火锅等多个品类。其中包括包整、丝恋丝娃娃、李兰英湖南面等在本土扎根十年以上的餐饮招牌。通过提质改造,这些传统老店的月营业额相比改造前有了明显的增长,成为了“老字号新表达”的成功范例。据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示范店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例如,李兰英湖南面馆引入智能系统管理库存;袁记云饺建立加盟店巡查制度;包整丝娃娃在装修升级期间邀请监管部门提前审核图纸,确保功能布局科学合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示范建设与街区文化肌理相融合。比如千翻烙锅在改造中巧妙融入贵州少数民族蜡染元素;裕良国潮新中点铺将甲秀楼剪影作为品牌标识;曹状元街区(甲秀楼以北)的商户统一采用青灰色调店招,与历史建筑风貌相协调。这种“颜值”与“气质”的双重提升,让餐饮空间成为传播贵阳文化的生动载体。

从“老店焕新”到“非遗小吃升级”,南明区甲秀楼片区的餐饮提质行动,正以“示范引领 全域提升”的模式,推动贵阳美食从“网红”走向“长红”。就像一位吉林游客所说的那样:“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黔味,更能感受到贵阳餐饮的用心与诚意。”未来,这片历史与美食交融的街区,很有可能成为贵阳“美食经济生态圈”的标杆样本,让舌尖上的甲秀魅力成为“爽爽贵阳”的又一张金名片。

本文总结了2025年贵阳南明区甲秀楼片区在餐饮品质提升方面的多方面努力,包括政策、硬件、软件和示范引领等。通过这些举措,该片区餐饮正朝着“食品安心、卫生放心、环境舒心、服务暖心”的目标大步迈进,有望让甲秀楼片区成为贵阳美食经济的标杆,让贵阳美食持续吸引游客,从一时的“网红”变为长久的“长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6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