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联合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的“职引未来·核动力就业赋能周”系列活动,包括活动的多种形式、对毕业生就业的积极影响以及这一活动与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的联系等内容。
4月14日 - 18日期间,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携手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凭借“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个平台,开展了名为“职引未来·核动力就业赋能周”的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采用了“5日主题实训 + 1场联合招聘”这种全链条的赋能模式,成功构建起了“政策解读 - 技能提升 - 岗位对接”的三维就业支持体系,就像是为2025届毕业生精心打造了一条从校园通往职场的“快车道”。
在基层就业动员方面,融入了家国情怀元素。“西部计划可不只是个人职业的一种选择,它更多的是对国家的一份责任与担当。”在基层就业政策解读会上,就业指导老师陈静运用往届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西部建功立业的鲜活事例,全面且系统地解析了“西部计划”以及“三支一扶”的相关政策和招录流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就业观。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傅纪浩感慨地说:“学长学姐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大地的故事,让我明白了青春最好的诠释方式。”
在“学长学姐说”这个活动里,有5名在选调生考试、央企就业、考研升学等方面表现优异的校友组成了“成长导师团”,他们来到现场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备考和求职的独家经验。当被问到“面试时紧张该怎么办?实习经历要怎么写?”这些问题时,已经签约中国广核集团的计茗然坦诚地回答:“真诚往往比套路更重要,不过细节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比如说简历上的寸照和个人着装,既要符合职业形象的要求,又要真实地反映出个人的特质。”
求职技能实训则像是一把解开职场通关密码的钥匙。活动专门设置了简历门诊、模拟面试、职业形象打造等五个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就像一个个人气爆棚的“职场加油站”,为800多名学子提供了“一站式”的求职优化服务。在“职面未来”实训区,就业指导老师耐心地指导学生完善简历,还现场演示“职场淡妆法则”以及模拟面试场景。而“最美证件照”的拍摄点前,前来体验的学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环境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刘梦瑶拿着刚刚做好的精修简历和证件照,笑着说:“精修后的简历再配上得体的妆容,整个人的自信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多。”
校企联动就如同激活了精准就业的双引擎。4月18日,“地物水”联合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中陕核集团、江西省地质局等49家用人单位前来参加。这些单位提供了将近200个就业岗位,人才需求总量达到1800人,涵盖了本硕博各个学历层次。招聘会当天吸引了1300多名毕业生前来求职,现场收到简历2000多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90多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王彤在与心仪企业的HR深入交流之后说道:“就业指导老师全程给予指导,还一对一推荐,专业匹配度非常高。”
此次赋能周是东华理工大学“核动力”党建品牌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学校将会持续创新党建引领就业育人的模式,着重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构建就业导师智库,开发“面试模拟舱”等数字化工具,针对考研、考公、就业创业等不同的毕业生群体量身定制专项护航计划,打造一个从职业启蒙到职场进阶的全生命周期护航生态圈,从而为毕业生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核动力”。
东华理工大学举办的就业赋能周活动形式多样且全面,涵盖基层就业动员、求职技能实训、校企联动等方面,构建起三维就业支持体系,这不仅为2025届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诸多帮助,也是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实践成果,未来学校还将不断创新就业育人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