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伦出访日、韩寻求在造船业合作的事件。由于美国与中国造船能力存在差距,且特朗普呼吁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造船业又面临诸多问题,如成本竞争不敌中日韩、钢铁业衰退拖累等,所以美国希望与日韩合作。文中详细介绍了日、韩造船业的现状以及各自优势,还提及了韩国企业针对美国造船业已采取的行动,以及费伦后续对韩国的访问等相关情况。
参考消息网5月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29日消息,4月28日,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伦在日本防卫省与防卫大臣中谷元会面,恳请日方助力美国重振造船业。
中美两国在造船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对美国而言,已然成为安全领域的重大隐患。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倡导“重振美国制造业”,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开始急切地寻求与日韩等盟国在造船领域开展合作。
据日本防卫省披露,会面期间费伦提到美国期望增加船舶产量。会面结束后,中谷元向媒体表示:“希望与美方就强化防卫产业合作继续推进磋商。”
费伦在出访日本之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专访时,提出美日共建军民两用船舶的方案。费伦着重强调:“特朗普总统对此极为重视,与日韩等具有造船优势的盟国合作是非常关键的。”
美国的造船业曾经位居世界首位,在二战期间,其从业人员数量一度高达140万。然而,二战结束之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其造船业迅速崛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造船业不断走向衰退。
步入21世纪,日本在世界造船市场所占份额逐步下降,韩国和中国相继占据首位。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造船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美国造船企业在成本竞争方面,难以与中日韩相抗衡,并且钢铁业的衰退也严重影响了造船业的基础。费伦计划推动日本企业对美国西海岸造船厂进行投资。
造船能力与海军实力息息相关。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指出:“中国军民融合的造船体系取得成功,全球海军力量平衡正在迅速发生改变。”据分析,开发军民两用船舶有助于保证需求、降低成本并且推动技术创新。
美国海军计划增加舰艇数量,可是现有的造船业难以提供支撑。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具有双重目标,既为应对安全风险,也为重振美国国内的制造业。
在联合生产和投资方面,三菱重工业公司等日本企业具备与美方合作的潜力。日本的水面舰艇由三菱重工和日本海事联合公司负责建造,潜艇则由三菱重工与川崎重工业公司建造。
就水面舰艇而言,“最上”号护卫舰正以每年约2艘的速度交付给海上自卫队,这是日本最新型的护卫舰,其特色在于所需操作人员较少。
日本的优势在于拥有自主造船能力,其计划建造12艘“最上”号护卫舰,目前已有6艘服役。船体和雷达系统均由三菱电机公司等日本企业生产。
在潜艇领域,日本的锂离子电池搭载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企业规模和世界市场份额等方面,韩国造船业均领先于日本,并且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韩国将造船业视为对美关税谈判的重要筹码,作为造船强国,韩国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领域优势明显。
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不久后便表示,期待韩国对美国造船业给予支持。
韩国主要船企正在加速对美国造船厂的投资。现代重工业公司8日宣布,与美国重要防务造船企业亨廷顿 - 英戈尔斯公司合作以提升生产效率和造船技术。现代重工期望借此合作打入美军舰市场并获取最新造船技术。
韩国第二大船企韩华海洋公司于2024年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后,便着手建立军舰维修保障体系。
日本业界人士观察发现,韩国正以举国体制积极推动防务产业出口,相较于受装备出口限制的日本更具灵活性,韩华收购美国船厂可能蕴含舰艇出口的意图。
另据韩联社4月30日报道,据韩国军工及造船行业30日消息,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伦将于当日访问韩国,先后访问现代重工位于蔚山的总部和韩华海洋巨济造船厂。届时,费伦可能与两家公司高管就舰艇建造、维修和运行合作方案进行讨论。
美国造船业曾经辉煌但如今衰退,面临与中国造船能力差距、成本竞争劣势等问题。特朗普政府希望重振美国造船业,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伦为此出访日、韩寻求合作。日本在造船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如自主造船能力、部分技术领先,韩国在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等方面领先于日本且已积极行动,两国企业在美日、美韩合作中面临不同机遇与挑战,未来美国与日韩在造船业的合作走向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