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入境游的新态势:政策推动与发展机遇

本文将阐述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的相关情况,包括入境游客数量的增长、外国游客的增长情况,重点分析我国推出的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以及入境旅游在经济带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意义,还探讨了未来进一步优化入境旅游政策的方向。

4月15日,上海外滩有外国游客的身影,这一画面由视觉中国提供。

依据最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我国入境游客接待量达到了1.32亿人次,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61%,已经恢复到2019年九成以上的水平。其中,外国游客的接待量为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这个增速显著高于入境旅游市场整体的增速。我国入境旅游能如此快速地复苏,得益于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的推行。

免签政策对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的拉动效果十分显著。2024年,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到2012万人次,增长幅度高达112%。在免签入境的外国人中,通过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的总人次超过339万,同比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1200%。

自2023年1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入境旅客海关健康申明卡的申报要求,入境通关程序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常态化状态。此后,外交和移民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入境签证便利化政策。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再加上与我国已经全面互免签证的国家,共有63个国家的公民能够持普通护照免签来华。此外,我国针对邮轮团队游客以及东盟团队游客入境实施区域性免签政策。我国还全面放宽优化了过境免签政策,过境免签的时间从144小时延长至240小时,并且允许跨省旅行;单方面免签的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30天,还将交流访问新增入免签事由。

在支付和住宿登记方面,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增加了外币兑换业务网点和外卡刷卡设备的布设,通过“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方案基本解决了外国人在华支付问题。2024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相关方不应以资质要求等为门槛限制住宿业经营者接待境外人员,引导住宿业经营者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入境游客在华的住宿体验。

入境旅游在经济带动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它已经成为我国提振消费的重要内容。2024年,入境旅游总花费为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8%,这个增速明显高于入境旅游总人次61%的增速,这意味着入境游客每人次的平均花费水平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入境游客的花费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游客。2024年,根据公开统计数据计算,入境游客每人次平均花费超过700美金(约合人民币5000元),而国内游客每人次平均花费1000多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强调“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这彰显了出入境旅游在提振消费行动中的重要意义。无论是2024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还是3月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均提出要优化入境旅游政策以及促进入境旅游消费。

国际旅游交往凭借其广泛的民众参与度、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频繁的交流频次,是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入境旅游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明的重要渠道。外国游客在中国旅行期间,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对中国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形成客观的评判,他们旅行后形成的线上图文视频成为国际民众认识真实中国的重要窗口。去年,“China Travel”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近期“甲亢哥”来华直播更是将“China Travel”的话题热度推上了新高度。

无论是扩大入境消费,还是通过入境旅游向世界全面、立体地呈现真实且生动的中国,首要任务都是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到访。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放宽过境免签政策等,已经成为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下,入境签证便利化政策应该并且能够进一步优化。

在已有便利化签证政策的基础上,当前要及时延长单方面免签政策的适用期,向潜在游客和市场主体释放积极信号和预期。研究增加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对象。面向新兴经济体的高收入人群实施多次往返签证,面向中小学生来华游学团队试行免签政策,面向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群体推出签证简化政策。研究推出电子签证,加快推进智慧化口岸建设,提高签证审批和入出关效率。围绕入境游客在购物退税、英文电子地图导览、热门景区预约、境外App登录等方面的堵点,继续提升在华旅行便利度。

城市作为入境游客抵达后的基础目的地单元,是国家国际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中的核心节点。随着入境旅游散客化趋势日益明显,要打造一批散客友好型入境旅游首站城市。综合考虑城市的入境接待能力和区位优势,优先推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中心城市承担这一角色,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入境游客集散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城市在服务入境游客,特别是散客方面先行先试,率先构建面向入境散客的公共服务示范体系,探索向入境游客开放一批社会参访点(高校、政府机构等),提供兼顾国内外游客的行李寄存、快捷邮寄等细节服务,提升入境游客广泛进入本地居民生活空间的便利度。

本文总结了2024年我国入境旅游在游客数量增长、政策推动、经济带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情况。入境游客数量大幅增长,这背后是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的功劳,如免签政策、通关程序恢复常态、支付和住宿方面的优化等。入境旅游在经济上带动消费,且在文化传播上意义重大。同时,文章也对未来入境旅游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如延长免签政策适用期、增加免签对象等,还强调了城市在入境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9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