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宿高铁上跨胶新铁路转体桥承台浇筑成功这一事件,包括转体桥的优势、此次浇筑承台的相关情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潍宿高铁建成后的意义等内容。
4月30日,经过整整7个小时不间断的施工,由中铁上海局负责承建的潍宿高铁上跨胶新铁路(72 + 72米)转体桥承台成功完成浇筑。这一成果可不简单,它意味着该转体桥的施工有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就像是在工程的漫长道路上树立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接下来的桥梁转体施工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呢。
转体桥可是一种很特别的桥梁结构形式,有着“先建后转、避扰提效”的特点。它的优势可不少,施工的时候对周围的干扰比较小,结构的精度还特别高,作业效率也很强。尤其是在穿越像既有铁路这样高风险的地段时,它独特的工程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潍宿高铁上跨胶新铁路段采用的是双向72米转体梁结构,这个结构的技术难度很高,安全风险也大,施工组织起来相当复杂,是整个线路里非常关键的控制性节点之一,就像一个核心枢纽一样,承担着保障工程全线贯通以及节点履约的重要任务。
这次浇筑的承台是郯城沭河特大桥上跨胶新铁路2×72mT构转体梁主墩上承台,类型为CT2。这个承台采用的是矩形结构设计,在横桥向的尺寸长是11.6米,顺桥向也是11.6米,上承台的总厚度为2.0米。这里共浇筑了361.36立方米的C50混凝土,用了42.385吨的HRB400E钢筋。而且还设置了横、纵、竖三向预应力,一共有94束,采用单端张拉,交错布置的方式,使用了15.099吨的钢绞线。转体承台下面设置了6组直径800mm的双圆柱形撑脚,这些撑脚就像是桥梁平稳转体的腿一样。撑脚下面还有宽度1.1m的滑道,半径是4.5m,在桥梁转体的时候撑脚就在这个滑道上走行。下球铰面刻有1221个直径60mm、深度10mm的嵌槽,这些嵌槽是环形排列的,用来嵌放聚乙烯四氟滑片,这样就能确保转体球铰滑动顺畅无阻。这个转体梁是上跨既有线胶新铁路的,所以施工的时候面临着行车安全、作业空间受限等很多挑战。
在施工之前呢,项目可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的。多次邀请相关的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评审,这就像是给施工方案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从源头上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禁得起推敲。项目部把安全发展放在首位,强化全过程的管控。对现场的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等专项培训,让大家把施工方案牢记于心,作业流程严格符合规范。同时,还积极和铁路部门沟通协调,这就像是给转体桥合龙上了一道“保险”,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潍宿高铁可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山东潍坊和江苏宿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延伸。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将会有效分担京沪高铁的运输压力,进一步优化东部沿海高铁网络的布局,提升区域的通达能力,对京津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闪电新闻记者 贾方政 通讯员 陈一帆 王文青 报道
潍宿高铁上跨胶新铁路转体桥承台浇筑成功这一事件。阐述了转体桥的优势、此次浇筑承台的具体情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还提及了潍宿高铁建成后的诸多意义,包括分担运输压力、优化网络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