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女武神》的排练现场。这部将于4月29日至5月3日登台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5的歌剧正在紧张排练中。4月25日媒体记者探班,能看到《女武神》在诸多方面的精心设计,包括舞美、灯光等,还有多国艺术家参与,国家大剧院也为观众提供了特色服务。
从4月29日一直到5月3日,国家大剧院精心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指环》系列的第二部——《女武神》,将会登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5的舞台。当下,这部歌剧正在国家大剧院内紧张有序地排练着。在4月25日的下午,媒体记者们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厅,近距离地去体会《女武神》在布景、道具、灯光以及舞台调度等各个方面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就在当天,这部剧的舞美设计人员之一,来自意大利的舞美设计师埃莱奥诺拉·佩罗内蒂,率先向媒体介绍了放置在后台一侧的巨型树干木屋。她说道:“这可是第一幕和第三幕结尾处舞台上极为重要的场景呢。”佩罗内蒂手里拿着模型,向大家展示树干木屋开合移动的方式。当树干闭合起来的时候,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一棵大树,然而当它打开之后,里面满是花草,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这一设计在开合移动之间,映射着男女主人公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情感关系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观众肯定想不到能从一棵枯萎的树里面看到如此令人惊艳的场景。按照剧情的需求,舞台上的魔法就会慢慢展现。”
虽然在不同的段落都会用到树干木屋这个场景,但是借助灯光的变化,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佩罗内蒂一边向媒体展示自己的设计图,一边详细地介绍舞美设计的各个细节,像是全剧一开始怎样利用多媒体屏幕投影的方式,让《女武神》与前作《莱茵的黄金》进行呼应和接续,剧中关键的道具“诺通”宝剑是如何从树干当中拔出的,布伦希尔德在火焰中沉睡的场景要怎样展现,整个舞台设计中前探到乐池上方的区域在剧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佩罗内蒂表示:“作为舞美设计人员,要沿着特定的路径,把设计稿一步步地变成现实,这正是这个工作的美妙之处。我们首先要有设计稿,在意大利手工制作出模型之后,通过扫描传送到中国,然后再进行实地制作,依靠高科技手段和通信手段,实现远距离的设计合作与沟通。”
对于观众最为熟悉并且最为期待的《女武神》第三幕开场的“女武神的骑行”环节将会如何展现,佩罗内蒂向媒体朋友们提前“剧透”,此次将会采用多媒体投影、威亚装置与哑剧演员表演、女声华丽歌唱相融合的方式,重现作曲家瓦格纳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设想的那种“天马行空”的场景,相信这一定会给北京的观众带来一次别开生面并且极具震撼力的诠释。
非常有分量的导演达维德·利维摩尔在2023年执导德利布歌剧《拉克美》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再次担任导演,负责《女武神》的执导工作,并且深入地参与到歌剧的舞美设计工作当中。谈到这次的创作思路时,利维摩尔说:“《女武神》这部作品蕴含着非常深沉的爱,也包含着人类对深层灵魂的探索。我们在设计这部作品的时候运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但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作品本身服务的,没有任何一个技术的运用是脱离剧情、单纯为了‘炫技’而存在的,希望北京的观众和我们优秀的艺术家团队一起感受到这部作品对心灵的震撼。”
这一轮的演出将会由国际知名的指挥家皮塔里·因基宁执棒,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精彩献演,著名歌剧导演达维德·利维摩尔带领主创团队制作,国内外实力派的声乐艺术家们强强联手,共有来自中国、芬兰、意大利、美国、德国、拉脱维亚、波兰这七个国家的艺术家共同参与,为中国的歌剧舞台奉献一场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
面对《女武神》这部演出时长接近4个小时的宏大作品,国家大剧院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和舒适的观演体验,将开演时间调整到了17:00,并且设置了两次中场休息,总共70分钟,全部演出时长大概5个小时,还为购票观众精心准备了包含歌剧定制元素的免费简餐,策划设计了主题文创与打卡体验区域,让观众在这个“五一”假期能够收获一次沉浸式的观演之旅。
摄影:高尚 王小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女武神》的相关情况。包括舞美设计的巧思、导演的创作思路、多国艺术家的参与以及大剧院为观众提供的特色服务等内容,让读者对即将上演的《女武神》有了全面的了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