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对星展中国行长、行政总裁郑思祯的专访。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韧性、受到的扰动、发展趋势以及星展银行在中国的布局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等多方面内容,郑思祯分享了诸多独到的见解。
近年来,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自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的短短两个月,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经济格局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而充满变数的当下,民营经济发展虽有不确定性,但只是暂时的。在此背景下,记者采访了星展中国行长、行政总裁郑思祯,探寻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迈向价值链上游方面,在当前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时,郑思祯认为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更有利,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能缓冲对美贸易损失,2024年中国 - 东盟出口显著增加。对于贸易战对民营经济的扰动和改变,他认为中国长远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价值链上游迈进,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是中长期发展关键驱动力,消费基础扩大等能抵消资本形成放缓影响。
星展银行在中国内地市场深耕超三十年,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背景下积极布局。作为东南亚最大商业银行,它定位为连接亚洲资源的金融桥梁,是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可靠伙伴。星展银行几年前就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谈到民营企业发展感受,郑思祯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上多维度突破,通过“本土创新 全球运营”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力。在企业“出海”趋势方面,民营新经济企业“出海”意愿强烈,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从大型央国企主导海外投资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从“产品出海”发展到“品牌出海”和“产业链出海”新阶段,有供应链韧性与本地化、技术驱动与产业链高端化、新能源与绿色技术主导高端市场等特点。
尽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出海”存在诸多隐性壁垒,但郑思祯仍认为“出海”是长期趋势。星展银行在中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成立新经济部门构建动态生态系统,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在贸易金融创新方面响应扩大内需号召推出新服务。在跨境金融领域业务广泛且成功案例多。
外资行与内资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星展银行与多家内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中外资银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民营企业长期稳健发展。展望未来,星展银行积极参与中国关键经济区域发展,关注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发展,多维度参与中国经济建设。
对于中国企业“出海”发展,郑思祯建议建立多元化市场战略、整合全球资源、利用自由贸易协定、转变商业模式从“低价出口”到“品牌化”、深化跨境金融区域合作等。
本文总结了星展中国行长郑思祯对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出海”趋势、星展银行布局及中外资银行合作等方面的观点。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民营经济虽受挑战但仍有发展潜力,企业“出海”是长期趋势,星展银行积极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并与内资行合作,同时郑思祯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多方面发展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