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驻守”到“云端值守”:国家电投新能源场站的智慧转型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在新能源场站运维方面的智慧化转型。以湖南省娄底市的湘中维检中心为例,介绍了智慧大屏在监测风电场设备运行中的作用,体现了从“深山驻守”到“云端值守”的转变,这种转变改善了运维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还阐述了智慧场站背后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的初衷,包括应对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对运维的更高要求,以及智慧场站建设中的存量提质、增量做优。此外,介绍了五凌电力在智慧场站建设中的成果,如多个维检中心建成、场站智慧化改造等,最后还提到智慧场站对新能源消纳和项目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在清明前夕,湖南省娄底市阳光正好,微风轻拂。于涟源市经济开发区的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旗下的湘中维检中心集控大厅里,值班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智慧大屏,手中的鼠标轻轻点击,严密监视着所负责的7个新能源场站的设备状态。与此同时,在涟源市南部茅塘镇海拔达1200米的涟源龙山上,25座白色风机在风中转动。而龙山现场的风速、每一台风机的运行数据都能实时显示在几十公里外的那块智慧大屏之上,这就实现了“云端”运维。

“可别小瞧了这块智慧大屏。”五凌电力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李贤明说道,“它能够对风电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设备发出警报,运行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开展远程故障诊断分析,维检团队能够在1.5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问题,这极大地缩短了应急处置的时间,也大大减轻了场站维检的压力。”

一端是少人(无人)值守的风电场,另一端是进行远程管控的集控中心,这两端高效互动,从而确保安全生产。这仅仅是国家电投构建智慧场站,促使新能源运维从“深山驻守”转变为“云端值守”的一个小片段。而这种转变,新能源运维的核心管理人员是最有体会的,也是感受最为直观的。

湘中维检中心运维核心管理人员邹宇翔入职已经两年多了。在2023年底的时候,由于大雪封山,他在风电场连续坚守了40多天。“走不了,只能在山上守着。”他回忆道。可是现在,在五凌电力推行的“远程集控、区域维检、产销协同、少人(无人)值守”管理模式下,他和同事们“下山进城”了,日常工作都集中在维检中心,不用再多人轮流值守,休假探亲也变得更加方便了。

李贤明表示,智慧场站是一种生产场景,是一种运行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管控模式。“我们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达成场站少人/无人值守的目标,降低场站现场人员的作业风险,实现‘增效、强安’的目的,并且极大地改善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种智能、便捷且以人为本的新能源场站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其背后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的初心。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获悉,截至2024年底,国家电投的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6亿千瓦,其中包括“水、风、光”在内的清洁能源装机量达到1.93亿千瓦,所占比例高达72.71%。到了2025年,其新能源核准、开工、投产的目标将继续保持在高位,特别是新能源投产规模预计同比增长3%,或许会再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装机增速持续加快,这无疑对场站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访过程中,《中国能源报》记者捕捉到两个关键词——存量提质、增量做优,这是国家电投落实“均衡增长战略”的重要内容,而智慧场站正是其关键举措。

2023年12月,国家电投全面开启智慧场站建设工作,从顶层设计、重点任务、典型方案、推进落实和检查验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据了解,智慧场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场一站”,而是广义的场站集群,是以本质安全为基础,以“安全、可靠、提效、降本”为目的,通过数智化技术应用、生产管控模式变革、体制机制优化等内容构建起“集中监控、区域维检、产销协同、少人(无人)值守”的现代智慧运营体系。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五凌电力率先推动智慧场站建设,并且已经交出了一份“成绩单”。2022年11月,湘中维检中心建成,管控7个场站容量约42.5万千瓦。2023年,五凌电力挑选涟源龙山风电场、新田光伏电场作为首批试点场站,借助智能视频监控、图像识别、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以及各设备之间的智能联动功能,场站的数字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五凌电力总经理刘兴义透露,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湘中、湘南、中卫、玉溪4个维检中心,完成了10个场站的智慧化改造,达成了“设备集控、场站集群,人员集中,技术集享”的管理目标,打造出新能源运维检修“2小时工作圈”。

“维检中心推行集中运维管控模式,通过重新塑造业务流程,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行‘核心 + 外委’运维检集约化管理。2023年,仅湘中区域就实现20个运维岗位‘下山进城’,兆瓦用工降幅约38%,综合人工成本每年减少约800万元。”李贤明介绍说。

智慧场站除了助力新能源高效产出之外,还能够推动新能源消纳,通过产销协同,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竞争力。

五凌电力目前已经完成湖南区域现货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开展湖南省集中营销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逐步打破产销两侧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国家电投在湘36座新能源场站发电数据及风光功率预测数据已经接入系统,并且逐步获取外部市场供需等数据。

“现货辅助决策具备市场分析、出清电价预测、现货报价策略、交易收益分析、营销管控等功能,推动以省级营销、运行集控和区域维检三大中心为核心的生产营销协同体系落地见效。”五凌电力市场营销部主任单爱华介绍道,“我们通过智慧场站建设发挥市场导向、营销牵引作用,努力实现营销引领生产、生产支撑运营、运营创造效益、效益优化营销的良性循环,更精准地响应市场需求,助力构建以供需协同为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

据了解,2024年五凌电力通过调整发电检修计划、交易策略256次,多电源品种协同营销,实现新能源减弃增发绿电超2亿千瓦时,国家电投在湘214万千瓦市场化新能源集中营销率达到100%。后续,该公司还将探索借助AI等技术提升功率预测、报量报价影响辅助决策的准确性,推进智慧生产运营系统建设,助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智慧场站建设成果及其意义。从智慧大屏对风电场运维的作用体现了运维模式的转变,改善员工状况,再到背后企业发展新能源的初衷,应对装机规模变化的策略。同时阐述了智慧场站建设的多方面内容,五凌电力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如维检中心建设、场站改造等,最后提到智慧场站对新能源消纳和项目竞争力提升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