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背后的新闻事件,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

涂鸦理念、美联储报告中的关税战影响、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的抗争、教皇方济各葬礼以及相关艺术作品背后的新闻事件展开描述。

涂鸦小分队有这样一句口号:画什么才重要!至于怎么画以及画成什么样,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强调创作内容的重要性高于创作的方式和结果。

图二名为《关税战》,这是一幅纸本彩墨作品,尺寸为65cm X 45cm,由李公明创作。

据“澎湃新闻”记者报道,当地时间4月23日,美联储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此报告揭示了关税战带来的冲击波:消费信心下降,经济担忧加深。“澎湃新闻”梳理了1970年以来美联储发布的470多份“褐皮书”之后发现,在最新报告中,“关税(tariff)”“不确定(uncertainty)”“担忧(concerns)”“资金(funding)”“加剧(heightened)”等词语(就如同画中的五块大石头所象征的意义)的频次呈爆炸式增长。其中,“关税”一词一共被提及107次,和“不确定”有关的词语及其变体出现了89次。很明显,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其关税措施是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提高关税的政策已经在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中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这就如同我们从小熟知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文中相近意思的表达为“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或者“shoot oneself in the foot”。

图三《哈佛大学打响第一枪》也是纸本彩墨作品,尺寸为65cm X 45cm,创作者是李公明。澎湃新闻在4月15日刊发了题为《哈佛大学打响第一枪:拒绝遵守特朗普要求,22亿政府拨款遭冻结》的报道文章。在特朗普政府对高校的持续打压下,哈佛大学成为了第一个反抗者。这场抗争有了新的进展,4月21日,哈佛大学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来控制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校长艾伦·M·加伯当天在致哈佛社区成员的一封信中表示,该校已在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对特朗普政府发起诉讼,要求政府停止资金冻结,因为政府此举是非法的,“超出了政府的权限”。美国媒体认为,这起诉讼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界与总统特朗普之间持续斗争的“重大升级”(澎湃新闻,4月22日)。另有媒体报道,泰德·米切尔(Ted Mitchell)称:“我们支持哈佛的选择,并期待法院发出一个明确、坚定的声音,拒绝任何削弱学术与科研自由的图谋。”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瑞安·伊诺斯(Ryan Enos)作为800多位呼吁学校提起诉讼的教师代表之一,表示:“哈佛的决定不仅是在捍卫大学本身,更是在为整个公民社会立下标杆。”有媒体称美国迎来了“200多年来国家与大学之间的最重要对决”。

图一《教宗走了……》同样是纸本彩墨作品,尺寸为65cm X 45cm,由李公明创作。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6日,罗马教皇方济各的葬礼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举行。方济各(拉丁语:Franciscus、意大利语:Francesco、西班牙语:Francisco、英语:Francis,1936年12月17日 - 2025年4月21日),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Jorge Mario Bergoglio),是意大利裔阿根廷人,自2013年起当选天主教第266任罗马教皇。2023年5月13日,方济各在梵蒂冈会见了访问罗马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重点讨论了乌克兰的人道主义和政治局势。方济各于当地时间4月21日去世,终年88岁。教皇方济各在落款日期为2022年6月29日的遗嘱中表示,他希望自己的遗体安葬在位于罗马的圣玛利亚大殿(Papal 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并且希望“墓穴设于地下,简朴无华,不作特别装饰”,仅以拉丁语刻上“方济各”的铭文。

最后,介绍一下李公明,他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2025年4月26日于流溪河畔)

本文涵盖了多个不同领域的事件,包括艺术创作理念、经济领域的关税战影响、教育界与政府的抗争以及宗教界的人物事件。这些看似不同的事件通过相关的艺术作品串联起来,展示了不同事件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0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