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李维在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运输工程段内燃机车检修车间的工作事迹,包括他的日常工作内容、技能养成过程、解决故障的经历、技术革新成果以及对年轻员工的培养等方面,展现他在铁路机车检修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
4月28日早上8点,90后的李维就已经准时出现在检修试验室里了。在那铁路专用的JZ - 7型空气制动机综合试验台旁,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只见他左手熟练地操作着自阀手柄,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八个仪表盘,而右手则不停地进行着参数调整。他戴着的白手套,正面早就被染成了黑色。这,仅仅是他充实一天的开始。
李维是中铁四局八分公司运输工程段内燃机车检修车间的一名钳工。他的工作范围可不小,需要穿梭于车间、试验室、检修演练库和工班工作间。在这些地方,他要进行阀件故障的实作修复和试验,还要带着车间里的年轻人讲解部件结构原理等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可能有人会疑惑,作为一名内燃机车钳工,为什么没看到李维使用钳子作业呢?当记者提出这个疑问时,李维打开了他的工具包,把里面的卡簧钳、尖嘴钳、游标卡尺、开口扳手、活动扳手、一字平口螺丝刀、尼龙棒、研磨棒等工具一股脑地倒了出来。他解释说:“钳工虽然是工种名称,但作业时用到的工具可不仅仅局限于钳子,这个工种考验的是多重检修技能。”
原来啊,钳工负责的是内燃机车检修领域,这里面又细分成了柴油机检修、电器检修、辅助检修和制动系统检修等专业模块,目的就是保证内燃机车的运输安全,而李维主要专攻的是制动系统检修。“机车制动呢,就是要协调空气压缩机提供风源,然后通过操纵阀件来控制复杂的风路系统,让空气在管路里流动,最后带动杠杆系统,使列车减速停车。”李维详细地解释道。
在平时的工作里,李维要和密密麻麻的图纸,还有数十种不同种类的阀件打交道。他要对这些阀件进行专业测试和磨损测定,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寻找故障点,拆解核心部件来解决那些疑难杂症。而且,他还要到机车运行现场去进行隐患排查和小辅修、轨道车小年修作业,防止出现机械磨损、隐形故障以及无法即时制动等突发状况。
(李维在试验室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要掌握这些技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维还记得,仅仅是空气制动系统图纸,就像“天书”一样。他耐心地琢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像自阀、单阀、中继阀、分配阀组、作用阀等每一个单独的阀件知识,他都要花费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去钻研。
“态度决定一切”“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这是李维一直秉持的工作信条。在检修过程中遇到那些疑难问题的时候,他就虚心地向同事和专家请教,并且认真地撰写学习心得,然后进行集体分享。
在2022年的时候,对郑州地铁10号线项目部使用的GC - 220型轨道车进行小修作业时,李维发现这轨道车在启机打风后,一端的停车制动装置出现了异常,存在停车熄火后不制动的问题。面对这种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故障现象,同事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下班后,李维就开始拓展学习检修业务理论,掌握了这种单元制动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经过严谨的分析和论证之后,李维成功地排除了故障。他还解决了GC - 220型轨道车停车熄火不制动、车辆在非钢轨驻车状态下无法进行制动试验等多项技术难题,并且把自己的经验方法分享给了同事们。
去年6月的一次检修中,李维发现有一台内燃机车出现了制动后自然缓解的疑难症状。在排查了所有常见的原因之后,还是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是他没有放弃,沉下心来继续研究,最后终于找出了故障原因,原来是制动机内部一个拇指大小的O型圈老化了。他说:“通过反复尝试来解决那些细微、隐性的故障,会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我很享受这种获得感。”
其实,李维一直都很爱钻研技术。2014年,他从张家口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就自学了基础电焊技能,还在一家企业从事压力容器焊接工作。2018年3月入职中铁四局之后,李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范围,立志要做一名“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
从2019年开始,他系统地练习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技能,参加了一系列的焊接技能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他消耗的焊条不计其数,胳膊上也留下了疤痕,工服也被焊花烫出了一个个窟窿。
2021年,在接到给GCY - 300型轨道车加装吊车装置任务的时候,根据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李维每天都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进行反复练习。焊接点的温度高达3000℃,李维作业时必须全副武装,当他脱下防护面具的时候,通红的脸上挂满了汗珠。
最终,李维带领班组完成了十余台轨道车的吊车装置加装任务,而且没有一台轨道车出现焊接质量问题。他说:“我手中焊接的不只是工件,更是属于我自己的作品。”
近年来,李维先后参与了张吉怀、商合杭、昌景黄、沪渝蓉等重点铁路,还有杭州、哈尔滨、郑州、上海等城市地铁维保项目中的机车、轨道车、车辆平车检修及抢修工作。他还积极地尝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比如说,他设计研制了一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车辆无动力试压装置,这个装置具有取材便捷、制作成本极低、维护成本低、携带方便等优点。他还组织团队设计了“内燃机车自动加热恒温装置”,这个装置让内燃机车冬季故障率直降70%,大大缓解了内燃机长时间起机打温造成的燃油消耗。
2022年下半年,渴望丰富技能的他又自学了检修柴油机。要知道,柴油机可是内燃机车的心脏和动力来源,对气缸、活塞、曲轴、连杆等内部进行检查,这和之前的制动系统检修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
其中,柴油机喷油器的雾化状况和正确安装对发动机的性能释放影响很大,所以,装车前喷油器的雾化喷射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李维从早到晚都待在试验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校验试验台上的喷油器,直到熟练掌握。
李维所在的检修车间负责若干铁路专用线上35台内燃机车,41台轨道车和190辆铁路平车的检修维保工作。去年,为了培养更多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在单位的支持下,李维成立了劳模工作室,并且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整理成了《制动故障百例解析》,方便青年技工上手。
(李维牵头成立的劳模工作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这些年来,李维荣获了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四局十三届青年技能大赛检修专业第一名等荣誉,还获得了中铁四局劳动模范称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为他颁发了“火车头奖章”。他说:“技术革新往往源于一线实践,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学会超越自我。同时,也要相信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火光再亮,也抵不过‘众人拾柴’。”目前,李维已经培养了5位骨干内燃机车钳工徒弟。
(李维(右)向年轻人讲解图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他注意到部分00后新员工动手能力有待提升,于是,他就耐心地传授解决隐性故障的小技巧,慢慢地引导青年技工对检修产生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走好技能之路。他还经常鼓励青年技工:“干检修,不要怕油污和焊花,那一定是你成长路上的勋章!”(视频拍摄、剪辑:徐非凡)
90后李维在铁路机车检修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他从制动系统检修入手,在面对复杂的检修工作时不断钻研,克服重重困难解决各种故障。他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并取得成果,同时注重自身技能的全面发展,从电焊到柴油机检修都有所涉猎。此外,他还致力于培养年轻技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是一位在铁路机车检修工作中不断发光发热的多面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