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东丽区,详细介绍发言人在东丽湖畔举行的“津派文化”主题新闻发布活动,包括东丽区从河海文化、红色文化到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质,以及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落户后的发展计划,还有东丽区未来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上的举措等内容。
在东丽湖畔,一场聚焦东丽区文化传承发展情况的主题新闻发布活动于昨日盛大举行,发言人将带您全方位领略“津派文化”中的东丽特色。
东丽区的文化特质丰富多样,涵盖河海文化、红色文化、文博文化、工商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六个方面。东丽区历史悠久,其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明永乐年间兴盛起来,作为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逐步孕育出了独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又散发着现代活力。
河海文化方面,东丽区与河海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因河而生,因海而兴。两道古贝壳堤犹如岁月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那精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漕运船模作品,也生动地印证了由海船向内河漕运船只的演变过程。此外,600多年历史的老姆庙,传承两百多年的宝辇巡游等,无不展现出东丽区独特的河海文化魅力。
红色文化也是东丽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赤碱滩地下交通站的故事宛如一部生动的革命教材,还有“跑爷”魏义才、埋雷能手魏国亮、侦察勇士刘启成等一批革命英雄的事迹,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东丽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胡张庄党史馆等红色阵地的建设,更是持续不断地激发着东丽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奋斗精神。
东丽区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孕育出了极具魅力的文博文化。东丽博物馆于2017年开放,其44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就像一个文化宝库,荟萃了古贝壳堤、战国遗存、西汉窑址等多元展品,这些展品犹如点点繁星,清晰地勾勒出区域发展的脉络。天津华明机床博物馆作为一家收藏展示世界工业遗产的民营博物馆,更是别具一格,它将十多个国家的500余台机床、2000余件机械藏品集中于展厅,为人们立体地呈现出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
从古代起,东丽区就占据着重要的交通要道位置。由于三会海口港的兴盛,军粮城成为了繁华的港口名镇。发展到现代,这里航空、水路、轨道、公路立体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工商业繁荣发展。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热闹非凡的市井烟火、和谐有序的城市文明以及不断涌现的创新产品和服务,都是东丽区工商文化蓬勃生命力的真实写照。
东丽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且充满活力。大郑剪纸、民间传统插花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大杨宝辇、长祥高跷技艺高超,令人拍手称赞;赤土扣肉、骆驼房子烧鸡色香味美,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排地歌谣幽默风趣,给人带来无尽欢乐;无极拳刚柔并济,展现出独特的武术魅力。东丽区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运用,建立了非遗数字资源库,让非遗既能在云端闪耀,又能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落户东丽经开区,这一举措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运用提供了新的范例,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休闲文化方面,东丽区深耕细作,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以东丽湖地区为重点,以京津冀休闲度假目的地为定位,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积极整合东湖风景区、天津欢乐谷、东信花卉市场、观湖城堡酒店等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湖谷花泉”四大IP形象,并且吸纳蔡园子农场、空间森林、亲子部落、“今夕东丽湖”等项目串珠成链,通过打造都市休闲游、乡村采摘游线路,营造出“文旅 +”消费新场景。
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于2023年11月落户东丽经开区。据负责人张宇介绍,老作坊探索出了一种“现代工业 + 非遗文化”的全新模式,分为工作区、体验区、展览区三个部分,首次将制作、烧制、修复、彩绘等各工艺流程纳入一条生产线。即将建成开业的二期展馆,老作坊将开展艺术空间的品鉴、百年文化探寻、非遗文化的研学体验等活动,这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传承发展城市文化,为东丽区的文旅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东丽区将以“文脉筑基、文旅融合、产业焕新”为主线,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一方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东丽书香节、红色文艺轻骑兵基层文艺展演、文明实践大篷车等活动,激发“东丽原创”活力,打响“美在东丽”“书香东丽”等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将音乐、美食、民俗展示等元素融入文旅产品,在东丽湖打造四季主题活动,重点策划推出欢乐东丽湖半程马拉松、“东丽湖畔欢乐季——周末有约”主题活动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新多元的沉浸式体验。此外,东丽区还将发挥泥人张世家、佰笛手风琴等老字号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大师工作室”,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深度整合大郑剪纸、骆驼房子烧鸡、赤土扣肉等本地非遗资源,探索非遗传承转化新路径;利用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京津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培育引进一批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演艺演出等项目,为东丽区的高质量发展赋能。(记者 刘桂芳)
本文全面介绍了东丽区的多元文化,从历史文化到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不同类型文化的阐述,展示了东丽区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发展融合方面的努力和未来规划,让读者对东丽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