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托:2024年营收5亿背后的业务新布局,重庆信托2024年业绩出炉,多元业务发展亮眼

本文将详细阐述重庆信托2024年的经营业绩,包括营收、利润等数据,还会深入剖析其业务模式的转变,如从以非标融资为主转向多元化业务模式,以及在破产重整、权益投资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发展成果,同时也会提及在房地产风险下的风险处置情况。

据报道,4月30日,重庆信托发布了2024年年报。在2024年期间,从合并口径来看,重庆信托达成了营业收入5亿元的成绩,利润总额达到2.58亿元,净利润为2.04亿元,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08亿元。

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4年,重庆信托正在从过去那种以非标融资为主的业务形态,逐步朝着以资产服务、资产管理以及公益慈善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发生转变,其改革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

年报显示,2024年,重庆信托推行“固收+投资+非标+资产经营”这样的四轮驱动新战略,并且在破产重整、QDII业务、绿色金融等创新领域不断地积极进取。

在破产重整业务方面,重庆信托积极地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业务方面进行布局,成功获取了多家上市公司的重整投资份额。比如,中标新光控股等35家企业实质合并破产重整案,设立了规模高达539亿元的重整服务信托,塑造了资产服务信托创新的典型案例。新华联、供销大集等项目也顺利落地,台海核电、奥瑞德重整项目分别实现了28.57%、90.12%的投资收益率,在竞争极为激烈的重整投资市场脱颖而出。

在权益投资领域,重庆信托不断丰富TOF、股票直投、家庭服务信托产品的货架。设立了首单家庭服务信托“聚富2号单一资金信托”,实现了首单家族信托与QDLP合作的服务信托落地。并且与消金公司合作推进开展消费金融ABS业务,累计规模已经达到90亿元。

此外,从重庆信托方面得知,在房地产业风险全面爆发、地产类信托项目遭受重创的背景下,该公司在全流程、各个环节、多层次地压缩风险敞口。自2023年以来,累计化险规模已经超过70亿元。

上述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明,公司始终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控理念,灵活运用司法处置与协商谈判等多种手段,竭尽全力处置风险项目。

具体来说,首先采用线上沟通、书面催收、现场催收、高层约谈等多种催收方式。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在“保交楼”的前提之下,监督借款人正视房地产市场现状、降低价格预期,尽快销售房产变现。

其次,主动与AMC和外资PE等机构对接,争取债权整体转让。同时,和借款人或其实际控制人进行沟通谈判,积极引荐大型央国企、建筑公司等,商讨合作开发、引入总包方及其他机构资金等方案来推动债权转让。

再次,积极争取人民法院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果断地采取查封、冻结、拍卖等各种方式,依法保障受托人合法权益。

本文总结了重庆信托2024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收利润数据,重点讲述了其业务转型为多元化模式,在破产重整、权益投资等业务的发展成果,以及在房地产风险下积极应对,采用多种方式压缩风险敞口和处置风险项目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8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