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展开,阐述新一代煤电在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的技术指标体系建立情况,以及这一行动背后的意义,包括煤电在我国电力体系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必要性等内容。
新华社于4月15日发布消息,《经济参考报》记者王璐采写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开启》一文提到,4月14日国家能源局传出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着眼于煤电的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和智能运行这四个维度,着手构建健全的煤电技术指标体系。并且,在全面总结“三改联动”工作的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现役机组的改造升级,力求全面提高新建机组的指标水平,积极且有序地开展新一代煤电的试点示范工作。据业内人士分析,全国火电灵活性改造每年将会有超过百亿元的市场空间。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关键之举,而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中国,煤电装机占比虽不到40%,但却提供了约60%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以及接近80%的调节能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更是下降了90%以上,从而构建起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同时,煤电在现阶段是我国最经济可靠的热力供应来源,是民生采暖和工业用热的重要热源保障。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统筹能源转型与安全供应的双重压力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煤电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发展挑战。”一方面,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源头,煤电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努力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结构和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煤电作为重要的系统调峰电源和惯量支撑电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灵活调节能力,提升深度调峰、快速爬坡、一次调频和启停调峰能力,从而持续高质量地服务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基于此,需要对新一代煤电战略布局进行前瞻性规划,以新一代煤电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煤电行业开辟新方向、踏上新征程。
在新一代煤电升级中,安全可靠是基本前提。《实施方案》针对安全可靠指标,重点考量保供期申报出力达标率、保供期非计划停运次数这两项评价指标。
高效调节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核心目标。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称:“新一代煤电的高效调节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机组能效水平和深度调峰能力,而是拓展为供电煤耗、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深度调峰最小出力、负荷变化速率、一次调频、启停调峰等6项指标要求。除深度调峰最小出力和供电煤耗外,其余4项指标都是首次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
清洁降碳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方向。《实施方案》不强制要求所有机组都进行低碳化改造建设,在试点示范中明确了度电碳排放强度的量化指标要求,积极推动现役机组进行低碳化改造,并且新建机组应重点研究预留低碳化改造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机组同步进行低碳化建设。
智能运行是新一代煤电升级的重要支撑。《实施方案》提出,新一代煤电应重点关注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决策这3个评价指标。
据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到2027年,在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调节需求的地区,将改造和新建一批具备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在调峰有缺额的地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深度调峰能力和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的煤电机组;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鼓励各地和各发电企业打造一批兼备上述能力的煤电机组。
相关支持政策也会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大改造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两新”等条件的煤电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燃煤发电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畅通“投融管退”渠道,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同时,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煤电灵活性改造是我国电力系统现有灵活性资源中成本较低的类型之一。若充分实施灵活性改造,到2027年有望释放出56千兆瓦(GW)的灵活性调节空间,若进一步推动启停调峰普及,从中远期来看,还有400GW以上的灵活性资源可以释放,这将有助于新能源的消纳。看好全国火电灵活性改造每年1.6亿千瓦或者每年100亿到200亿元的市场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开启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这一行动建立了四个方面的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有着深刻的背景意义,包括煤电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面临的挑战等。文章详细阐述了新一代煤电升级在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清洁降碳、智能运行等方面的具体指标要求,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和相关支持政策,最后提到了煤电灵活性改造的市场空间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