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秦山核电:1号机组创造连续运行新纪录

中核集团旗下秦山核电秦三厂1号机组的相关情况。包括它在5月1日完成燃料循环发电任务,单循环连续运行达738天,介绍了秦三厂的机组建设投入商业运行时间以及截至目前的安全运行堆年和累计发电量等情况,还阐述了本循环内1号机组发电的减耗减排效益,强调其连续运行纪录是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以及核电在“双碳”目标下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秦山核电的发展历程、规模和坚持的理念,在重水堆安全生产绩效提升方面的举措和技术改进创新成果。

5月1日,中核集团旗下的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秦三厂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断开连接,成功完成此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自2023年4月24日接入华东电网起,这一机组始终维持着安全、稳定、经济且环保的运行状态,单循环连续运行时长达到了738天,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秦山核电秦三厂配备了2台重水堆核电机组。追溯到1998年6月8日,1号机组开始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在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7月24日,两台机组分别投入商业运行,这一过程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秦山核电秦三厂的两台机组已经安全运行了43堆·年,累计安全发电量达到2480亿千瓦时。

在本次循环过程中,秦山核电秦三厂1号机组累计安全发电超过125亿千瓦时。这一发电量带来的效益非常显著,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3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97万吨,从植树造林的角度来看,相当于种植出7.7个西湖景区面积的树木。

秦山核电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秦山核电秦三厂1号机组所创造的738天连续并网运行记录,是我国核电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一个生动写照。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又高效的能源形式,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并且对我国能源结构从传统向新型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并且推广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成功经验,能够助力我国核电行业在整体水平和能力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2025年将迎来秦山核电开工建设40周年。秦山核电作为我国自主核电的发源地,被人们赞誉为“国之光荣”。自从1991年12月15日实现并网发电以来,秦山核电已经安全运行了30多年。这里总共有9台正在运行的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666万千瓦,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为丰富的核电基地。

秦山核电始终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奉为圭臬,持续不断地加强机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构建。为了达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目标而努力。在重水堆安全生产绩效提升方面,秦山核电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构建并完善重要设备缺陷响应流程,强化运行、维修和技术等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着重强化重要设备的管理,持续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从而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秦山核电针对重水堆机组不断开展富有成效的技术改进与创新,在实现钴 - 60批量化生产、碳 - 14供应全面国产化的同时,首批镥 - 177靶件也于2024年底顺利出堆,为保障国家同位素供应安全、建设“健康中国”做出了新的贡献。

本文总结了秦山核电秦三厂1号机组的运行成果,包括其单循环连续运行时长、发电量、减耗减排效益等。阐述了该机组运行纪录对我国核电事业的意义,介绍了秦山核电的发展历程、规模和坚持的理念,以及在重水堆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果。这些内容体现了秦山核电在我国核电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积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0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