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不动产登记中心:“绿本”变“红本”

“我爸脑梗后走不了路,还要老人家亲自来吗?”2025年4月中旬,安徽省宁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林权窗口前,该市霞西镇荷花组的林农严军焦急地询问。“别担心,我们安排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工作人员的回答让他连连道谢。

自2015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林权纳入统一登记范畴,宁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林农办事的实际困难,推出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切实解决年迈体弱者出行不便以及劳作时间受限的问题。

工作人员背着设备、带着材料,深入山林、走进农户家中,为每一笔山林资源“记账”,让林农手中的“账目”清晰明了,确保每一本不动产证书都真实可靠。“以前下山办手续得花大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太方便了!”万家乡西泉村村民汪老爹高兴地说,“绿本变红本,全国统一编号,我家的山林终于有了‘身份证’,还能用来抵押贷款,值老钱了!”

万家乡西泉村是林权登记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通过规范登记,该村明晰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权属争议,还成功完成了碳汇评估,森林生态系统(GEP)达15.63亿元。

十年耕耘结硕果。十年来,宁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便民服务和林权改革的显著成效: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000余次,为1000余户偏远山区的林农解决登记难题;累计发放林权不动产权证书(红色新证)6000余本,面积96000亩;发放林权不动产登记证明面积11万亩,为林权抵押贷款1.05亿元;为林权纠纷案件提供佐证材料100余份,助力相关部门高效化解矛盾。林权登记办理时限从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

如今,这本红色证书不仅明确了山林归属,更为林农打开了致富之门,记录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成果。十年来,宁国市林农年均人收入从12589元提升到28479元,森林覆盖率从76.1%提高到79.5%。这些亮眼数据,既是林权登记工作的直观效果,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践中的生动注脚。(程棋奎 程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1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