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中中国馆的相关情况,包括馆内展示的科技创新成果、以绿色为底色的设计理念以及馆内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等方面,展现了中国馆在本届世博会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已正式开园。其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堪称本届世博会一大亮点。它是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着中国的独特风貌。中国馆内的科技展示令人惊叹。参观者能戴上耳机,接收来自“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从天宫空间站送来的祝福;透过透镜装置,仔细查看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走进“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沉浸式观赏“载人深潜英雄”拍摄到的珍贵影像。馆内的“生生不息”展区,首次将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进行零距离对比展示,全球观众可借此观察月壤独特结构和两者细微差异,共享人类探索宇宙梦想成真的喜悦。不仅如此,中国馆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十足。馆内设有“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与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互动、观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欣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还有那由科大讯飞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的“AI孙悟空”,它以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的形象为画面来源,依托多种先进技术,能与游客用中、日、英3种语言进行实时问答互动。绿色,是中国馆的一大特色。从4月28日起,大熊猫“蓉宝”与川金丝猴化身数字艺术大使,通过创意画作在“绿水青山”展区迎接游客。在一楼展厅,厦门筼筜湖、湖南十八洞村、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的生态故事,展示着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二楼展厅的“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则描绘出未来城市绿色发展的美好图景。而且,中国馆在设计建造阶段就融入绿色理念,建筑主体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墙体选用新型低碳固碳竹质产品,多种装配式、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既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又实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中国馆还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其外观形如展开的竹简长卷,竹黄色建筑上雕刻着古代诗文。馆内巨大屏幕动态呈现二十四节气影像,人形机器人提供导览服务。在通往二楼的“青山明月”长廊上,中日友好往来的故事通过木雕生动展现,如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与李白的友谊等。众多日本主流媒体也对中国馆所呈现的中华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进行了报道。国际展览局秘书长迪米特里·开尔肯泽斯表示,中国馆带领参观者了解中国在数千年历史中的发展,其所展现的内容和理念与本届世博会主题高度契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看待未来以及期待与各方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也期待各国游客走进中国馆,体验中国魅力,感受中华文明。本文总结了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在科技成果展示、绿色理念体现以及文化内涵传播等方面的情况,强调了中国馆在本届世博会中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果,还为世界各国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和理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