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教老师康康(化名)的故事。她做了两件意义非凡的事,一是在云南昆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一位血液病患者,二是前往云南临沧支教,希望帮助山里的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心与奉献。
“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像我一样大口大口地吃饭。”这是23岁支教老师康康心底的一个心愿。康康,这个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年轻人,在人生的旅程中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近日,康康在云南昆明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那看似平凡的造血干细胞,却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患者生命的曙光。
当康康选择去支教的时候,她怀揣着这样的信念:“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可谁能想到,在这一年里,她竟然做了两件足以让她终身难忘的大事。
回溯到2023年9月,康康同时获得了保研资格和支教资格,她毅然选择了推迟保研去支教。仅仅一个月后,她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这一系列的决定,彰显出她那颗充满爱与担当的心。
2025年4月完成捐献后,康康成为了全国第198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纪念动态:“19801,顺利完成任务,祝远方的你早日康复。”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她对患者深深的祝福。
2024年9月,康康来到云南临沧的一所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康康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她深知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她说:“我太知道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了,所以当我有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的话,我会尽力,帮助和我曾经一样的那些孩子,走出大山。”
康康同学,你用一年的青春年华,做了两件终身难忘的好事。愿你学业有成,健康快乐!
康康在一年的时间里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患者,二是支教帮助山里的孩子,她的行为体现了爱心、奉献和担当,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也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积极向上、充满大爱的精神风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