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开幕,2025年市场规模预测惊人

4月15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会上发布的报告对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包括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情况,还阐述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态势、未来发展路径以及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陈杭),为期2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于15日在北京盛大开幕。

在此次大会上,一份备受瞩目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得以发布。报告显示,到2025年的时候,中国的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能够达到52.95亿元(这里的货币单位为人民币,下同),这一规模在全球的占比约为27%;而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2.39亿元,占全球的比例更是约为50%。

此次大会是由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主办的,其主题为“竞逐人形具身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重点聚焦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以及产业协同等方面。

报告明确指出,自2024年以来,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之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展现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发展态势。例如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地扩大,应用场景不断得到拓展,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以及资本投入力度都在加大,并且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

依据报告的内容,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希望从“技术验证期”迅速向“规模化商用期”过渡。随着成本的逐渐下降以及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这个产业很有可能会复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进而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报告还指出,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正在加速演进,这两者已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就2025年而言,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195.25亿元,到了2030年预计能够达到2326.3亿元,其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64.18%。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在短期内,自动化和制造业将会是具身智能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而医疗和物流行业的装机量在持续提升,这两个行业将成为其次的主要应用领域。

报告提出,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通用载体,它将成为未来智能终端的核心入口。中国必须要凭借自身庞大的内需市场,加速突破技术短板并且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化,同时通过场景落地的方式抢占标准话语权,这样才能在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实现从“局部领先”到“全面领跑”的升级。(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6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