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资深古陶瓷收藏家托恩·莱特沃里为藏品龙纹瓷盘“验明正身”的故事。他对之前被告知为清代瓷器的瓷盘年代存疑,虽经荷兰、英国实验室测试仍无答案,最终求助于瓷盘产地景德镇。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其2022年6月联合多方共建了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基因库收录众多标本数据绘制“基因图谱”。御窑博物院对17个古陶瓷基因标本分析检测后初步判断瓷盘为晚清民窑产品,为进一步证实还将等待荷兰方面数据进行比对。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古陶瓷基因库不仅用于辅助鉴定,在研究领域也取得重要突破,还推动了国际合作成立国际瓷器研究联盟等内容。
工作人员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内工作(2023年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新华社南昌4月12日电题:中国古陶瓷基因库助荷兰藏家破解瓷盘年代之谜。
新华社记者张云龙、袁慧晶。
近日,荷兰资深古陶瓷收藏家托恩·莱特沃里想要为自己的一件中国藏品确定真实年代,向中国瓷都景德镇寻求帮助。
十多年前,莱特沃里从上一位藏家那里得到这件龙纹瓷盘时,被告知这是一件中国清代瓷器。不过,瓷盘上双龙戏珠的火焰珠造型等一些细节,让他觉得这件瓷盘可能年代更为久远。他表示:“这种纹饰风格让我联想到中国明代早期到中期的瓷器。”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这些年他先后请荷兰、英国的实验室对这件藏品进行多次科学测试,像X射线荧光(XRF)和热释光(TL)分析,可是都没能得到答案。
直到他联系上景德镇,这个曾经在14世纪至19世纪见证全球陶瓷生产巅峰的地方。曾经的明清御窑厂如今已变成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以遗址出土的上千万片古瓷碎片为基础开展持续研究,并且在2022年6月,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所机构,共同建立了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目前,这个基因库已经收录了3000套、1.2万件标本的近百万条数据,运用先进仪器和数字技术,绘制出中国古代瓷器全盛时期的首份“基因图谱”,这在世界上属于首创之举。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指出:“中国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珍藏的精品古瓷,大多生产于景德镇的明清御窑厂。”
接到莱特沃里的请求后,御窑博物院精心挑选了从明宣德时期到清光绪时期的17个古陶瓷基因标本进行分析检测,将检测数据与龙纹瓷盘的数据比对后初步判定,这件瓷盘是晚清时期的一件民窑产品。
翁彦俊说:“这件作品很有趣,它融合了不同时期官民窑技法,比如火焰珠的画法有明代早中期的风格,而四季花卉的绘制接近清代中晚期的样式。瓷盘的底足是双圈足的‘玉环底’,这种工艺在御窑比较少见,但在康熙民窑的精品中较为流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判断,研究人员对御窑样品进行了XRF测试,提取了有关低温黄、绿、紫釉和助溶剂的成分数据。翁彦俊表示,目前正在等待荷兰方面提供同样的量化数据后进行进一步比对分析。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不仅仅用于辅助鉴定,更有可能成为全球陶瓷研究的开创性资源。
这是2024年6月5日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拍摄的精品瓷器。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珍贵的传世瓷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却存在诸多限制。既不能为了研究去打碎一件完整的瓷器,也不会为某一件传世品专门定制一台多功能检测机器。但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一块古瓷碎片就像是一座宝库。
翁彦俊说:“一块碎瓷片可以还原一个历史场景。海量的古陶瓷片,既是对当年材料、配方和工艺的还原,也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拼图。”这些按照年代和品类建立的景德镇古陶瓷基因标本,将会成为探索历史的钥匙,为世界古代陶瓷文明研究提供极具生命力的源泉。
基因库成立当年,就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人员选取275件元明清不同时期青花瓷标本,通过聚焦离子束和透射电镜技术,首次“看见”在明宣德至明晚期瓷片中普遍存在两类亚微米级残余颗粒,再比对元明清时期青花瓷显微结构特征,判断其为进口料和国产料的人为混用。
早期青花瓷一般被认为使用了进口“苏麻离青”料。联合研究成果表明,至迟在近600年前的明宣德时期,景德镇陶工大胆创新,搭配使用进口、国产两种青花料以求更佳的艺术效果。
翁彦俊认为,这是通过科学实验进一步证实景德镇的世界制瓷中心地位,当时景德镇青花瓷的全球化贸易网络和跨区域产业合作已广泛建立。
2023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和江西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与荷兰、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9个机构合作成立了国际瓷器研究联盟。
荷兰广播节目主持人西蒙·海曼斯在协助莱特沃里通过国际陶瓷研究联盟进行鉴定后表示:“研究中国陶瓷,就是研读中国历史的活态教科书。能够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开展如此顺畅的合作,深感荣幸。全球陶瓷研究学者为共同事业携手,此举意义非凡。”
文章围绕荷兰藏家寻求中国景德镇帮助鉴定瓷盘年代展开,介绍了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建立、成果、意义等。基因库在鉴定藏家瓷盘过程中发挥作用,初步判断瓷盘年代并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基因库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且推动国际合作,展示了其在古陶瓷研究领域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