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阐述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情况,包括抽查的产品种类、涉及企业数量、不同地区和企业规模的抽查结果,以及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和后续工作方向等内容。
记者于30日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02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相关情况。
在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针对147种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这一整年里,总共对23764家企业所生产经营的25250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查检验。经过检验,发现有3437家企业的3601批次产品是不合格的,按照计算,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到了14.3%。
此次抽查的范围广泛,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其中,广东省在产品抽查批次方面名列前茅,其占抽查产品批次总数的比例达到了26.3%。紧随其后的是浙江省,占比为16.9%,江苏省占9.7%。从抽查覆盖的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抽查批次占比最高,为77.9%,中部地区占13.9%,西部地区占8.2%,这种分布状况与我国产业集聚区的格局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企业规模的维度进行分析,在抽查的企业当中,大型、中型、小型企业数分别在抽查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2%、4.6%、93.2%。而这三种规模企业的产品抽查不合格率也各有不同,大型企业为2.5%,中型企业为4.5%,小型企业则达到了15.2%,由此可见小型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近三年大中小型企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情况
再从抽样的领域来看,在生产领域一共抽查了9898批次产品,这个数量占抽查产品批次总数的39.2%,该领域的抽查不合格率为6.7%;在流通领域(实体店)抽查了8055批次产品,占抽查产品批次总数的31.9%,其抽查不合格率为15.1%;在流通领域(电商)抽查了7297批次产品,占抽查产品批次总数的28.9%,这里的抽查不合格率为23.5%。可以看出生产领域抽查不合格率波动不大并且远远低于流通领域。而且流通领域(电商)的抽查不合格率相较于上一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从各产品抽查不合格率的分布情况来看,加湿器、电动工具(锂电电钻)、座便椅、救生圈、服务器、汽车轮胎、热轧型钢、塑料一次性餐饮具、茶叶包装等9种产品未发现不合格情况;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玩具等53种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小于10.0%;羊绒针织衫、农用地膜、烟花爆竹等46种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处于10.0% - 20.0%之间;电子门锁、磷肥、童鞋等39种产品抽查不合格率大于20.0%。
针对那些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单位以及销售这些不合格产品的单位,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指导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这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单位马上停止生产、销售同一种产品,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责令这些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并且及时对其开展复查;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查处抽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违法行为,对于那些涉嫌构成犯罪的,将相关情况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在未来,市场监管总局会持续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对于那些存在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舆情反应强烈的产品,特别是那些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产品,会大幅度提高抽查的比例,全面加强对包括直播带货在内的网售产品的抽查力度。同时,针对消费投诉集中、共性质量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本文总结了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情况,涵盖了不同地区、企业规模、抽样领域的抽查结果,以及针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办法和未来工作方向,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