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中国东航在上海举办的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大会进行报道,包括大会的参与人员、研讨议题、颁发奖项、成立的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组建的联盟以及发布的创新场景需求等内容。
在上海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一场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东航科技创新大会盛大举办。
会上的景象十分热闹,来自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不同领域的200余位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代表纷纷前来。他们齐聚一堂,围绕诸多重要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这些议题涵盖了国产民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AI赋能航司数智化转型,还有民航安全运行、飞机维修工程创新、数字技术创新等。通过联盟共建、揭榜攻关、学术交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齐心协力探索着科技赋能民航发展的崭新路径。
中国东航董事长王志清在大会致辞时提到,近年来,东航身为民航国家队主力军以及中央企业,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将其视为“第一使命”;把科技当作“第一生产力”,把创新当作“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上,东航勇往直前。在数字化转型、国产民机规模化运营、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创新协作等多方面都收获了积极成果。
大会颁发了首届中国东航科技进步奖。其中,“基于电子飞行记录本的动态感知及监控技术的多终端飞机数智化信息交互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飞机地面牵引避撞”和“EOS新货站核心操作系统”项目表现优异,获得二等奖;“航空发动机孔探损伤智能检测平台”等5个项目荣获三等奖。
为了持续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对创新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打造一个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国东航总经理刘铁祥为公司设立的“数字化联合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民航安全运行实验室”“民航工程维修科技创新实验室”这4家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进行授牌。在未来,这些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将会聚焦航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业务场景赋予智慧化能力,积极打造智慧民航应用的新标杆。
中国东航在此次大会上携手中国商飞、中国移动、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15家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航空运输服务产业链科技创新联盟”。这个联盟遵循“自愿参与、共同投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重点打造以中国东航为主导的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合作共建机制。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民航科学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依靠成员单位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联盟成员单位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合作模式,从而形成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共同推动民航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另外,考虑到当前旅客对美好航空出行有了新的期待,中国东航在此次大会上从民航工程与维修、民航安全运行、数字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应用这四个维度出发,发布了航线维修辅助决策、飞机数字孪生驾驶舱、中转联程智能运营、物流营销数据价值提升等17个创新场景需求。这些需求面向各个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广泛征集解决方案,旨在借助各方的创新资源,通过“榜单制”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关键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实现行业技术的新突破。
此次大会上的众多成果与新举措,都展现了中国东航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力,也为整个民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东航科技创新大会在上海举办,众多领域代表参与研讨民航发展相关议题。大会颁发科技进步奖,授牌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成立科技创新联盟,还发布创新场景需求。这一系列动作体现了东航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态度,对推动民航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