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爷爷”夏虎:70年集邮之旅的传奇人生

重庆的“集邮爷爷”夏虎与邮票之间长达70年的不解之缘。从10岁开始收集邮票,历经岁月变迁,身份转变,但对集邮的热爱始终如一,在80岁生日时,众多邮友以集邮特有的方式为他祝寿。文中还穿插讲述了他集邮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如童年集邮的开始、工作后对邮票购买的转变、邮票收藏的范围拓展以及他在集邮研究方面的贡献等。

一枚小小的邮票,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盒,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魅力。在重庆,有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集邮爷爷”的夏虎,他与邮票的缘分,已经持续了整整70年之久。

夏虎爷爷和邮票的初次邂逅是在他10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看到家里信件上花花绿绿的邮票,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那些邮票上印着的花鸟鱼虫、工农商学兵等图案,在那个纸质读物相当匮乏的年代,仿佛是一个个鲜活的小世界。于是,每当家里有人收到信件,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把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来,然后整整齐齐地夹在本子里。有时候,他会对着这些邮票一看就是一个下午,完全沉浸在邮票的小世界里。可是,命运弄人,在1961年搬家的时候,他童年时期辛苦收集的数百张邮票不慎丢失了,当时他难过得大哭了一场。

后来,夏虎爷爷在万州参加工作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跑到邮局,用工资购买了邮册。那个时候的他,对邮票还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基本是碰到什么就买什么。当时寄信的邮票8分钱一张,明信片的邮票则是4分钱一张。

邮票的用途除了用于寄信之外,还让夏虎爷爷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邮友”们来自天南地北,每当收到他们的信件时,爷爷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从信件上取下各种各样的邮票,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在那个时候,像炼钢工人、拖拉机手、首都十大建筑等都是非常热门的邮票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虎爷爷逐渐发现邮票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寄信的东西,它还具有一定的商品价值。而且,随着自身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邮票发行的种类越来越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收集邮票了,而是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收集。每次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逛当地的邮票市场。北京的月坛邮票市场、广州的人民公园邮票市场、上海的徐汇邮票市场、成都的暑袜街邮市等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当他淘到一枚自己心仪的邮票时,那种喜悦就像是在过节一样。爷爷的邮票收藏十分丰富,他甚至收藏了130年前的邮票,家里到处都装满了与重庆、祖国各地风景文化有关的邮票。

在夏虎爷爷的人生历程中,他的身份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逐步成长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总经理,最后退休安享晚年。然而,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对集邮的热爱却从未改变。他主导进行了《对新中国首枚铁路建设邮票“成渝铁路”的研究与考证》《重庆百年集邮史(略)》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在国内的空白。而且,他还积极带动老年人和青少年一起加入到集邮的行列中来。

今天,是夏虎爷爷的八十岁生日。作为重庆市老年集邮研究会会长的他,收到了来自各地“邮友”们的特别祝福。这些邮友们用集邮爱好者特有的方式来为爷爷祝寿,他们寄出了盖有当天日期邮戳的生日纪念封。爷爷也为前来贺寿的邮友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他亲自设计了生日纪念封,上面印有“生日快乐”的字样以及精美的生日图案。邮友们在上清寺邮局将这些纪念封寄了出去,邮戳上清晰地印着今天的日期,用这样的邮品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生日集邮会上,作为一名资深集邮人的夏虎爷爷,还回忆起了自己众多的“第一次”。比如在1996年的时候,他给重庆市邮政局写信,建议申请发行重庆直辖邮票;在2003年,他的首部邮集参加重庆市专题邮展并且获奖;2006年,他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集邮展等等。

夏虎爷爷说,虽然自己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集邮让他感觉自己依然年轻。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和更多的人分享集邮带来的乐趣。

“集邮爷爷”夏虎70年的集邮历程是一个充满热爱、坚持和收获的故事。从童年对邮票单纯的喜爱开始,到工作后对集邮的深入探索,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收藏,还在集邮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80岁生日时,他与邮友们以集邮的方式互动,更体现出集邮对他社交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他对集邮的热爱跨越岁月和身份的变化,并且还希望将这份乐趣传递给更多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8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