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康佳高管被实名举报挪用公款这一事件展开,阐述事件的相关人物、背后的纠纷,同时分析深康佳近年来业绩不佳、面临多种困境的状况,包括营收下滑、债务高企等方面的问题。
深康佳,这个大众所熟知的企业,如今陷入了一场风波之中。没错,就是深康佳的高管被实名举报挪用公款啦。在一段视频里,一位名为朱新明的网友提到了深康佳的周某和刘某。这周某对应的是现任康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董事局副主席的周彬;而刘某则是时任康佳集团助理总裁刘喜田。就在今年4月初的时候,深康佳才宣布了央企将对其实施专业化整合,公司即将面临控股股东的变更。可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原本正在洽谈的央企整合一事,会不会因为这次的举报而面临审查呢?这实在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从深康佳近几年的业绩来看,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啊。深康佳遭到子公司股东的举报,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纠葛。想当年,深康佳可是“彩电一哥”呢,在2003 - 2007年这连续5年的时间里,稳稳地坐在国内彩电销售冠军的宝座上。然而,时过境迁,后来彩电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深康佳的转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2018年的时候,深康佳还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宣称要在“5 - 10年跻身国际半导体公司前列”。也是在这一年,深康佳把转型的方向瞄准了玻璃陶瓷新材料,还高价收购了江西新材51%的股权。而江西新材的受益人朱新明,持股超过25%。没错,就是前面提到的举报康佳的那个人。这就要说到朱新明和康佳集团之间多年的纠纷了。当年康佳完成收购后,双方是有业绩对赌的。结果呢,江西新材没能完成业绩对赌,营收利润反而是每况愈下。按照对赌协议,朱新明背负了业绩不达标的债务,高达9.38亿的业绩补偿。朱新明觉得业绩差是康佳集团的错,认为是康佳集团掌控导致高管变动,业务进展不利等原因造成的。就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朱新明发布了实名举报。他直接指出,周彬、刘喜田涉嫌以康佳集团对外投资9000万的名义,挪用、侵占国有资产5000万,还虚增业绩4000万。按照他的说法,周刘二人的具体操作方式涉嫌“左手倒右手”,存在业绩造假的嫌疑。他们操纵5000万资金经两家公司中转,汇入河南一农民的账户,最后这笔资金又被拆分转到了4名自然人的手上。朱新明这也是被逼急了,才抖出这些“秘密”。不过呢,我们发现江西新材已经是失信被执行人,还被限高了。被康佳集团收购后,江西新材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再看看深康佳的业绩,那真是让人忧心啊。深康佳连亏三年,债务还特别高。它的名声还一直停留在“彩电一哥”的时候,这么多年的多元化布局,就像石沉大海,没溅起什么水花。2019年,深康佳的营收达到了顶峰,可此后就连续跌了5年,收入从551亿一下子缩水到了111亿。为什么深康佳的业绩这么难有起色呢?从它的营收构成来看,消费电子占了总收入的91.2%,半导体及储存芯片只占1.53%。分开看产品的话,深康佳的白电、半导体及存储芯片、其他业务的收入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就拿去年来说,深康佳半导体收入1.7亿,暴跌了95%!而且深康佳超7成收入来自境外,在今年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再看毛利率,深康佳原本有优势的彩电行业也变得岌岌可危。去年,深康佳的彩电毛利率仅仅只有0.49%,利润薄得可怜;白电业务的毛利率稍好一些,有7%。半导体业务就更糟糕了,在深康佳的账上已经毛亏损8665万了。主业赚不到钱,搞的副业也没成气候。在这样的收入和毛利背景下,深康佳连亏三年,累计亏损达到了69.3亿。更残酷的是,1991至2021年,深康佳累计净利润为92亿。这意味着,深康佳最近这三年就把过去30年积累下来的利润垫,亏得只剩下四分之一了。深康佳没能止住亏损的势头,股东们也着急了。更让人焦虑的是深康佳的短期偿债压力。截至2024年末,深康佳货币资金有41亿,但是短期有息负债却有124亿(短期有息负债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这情况可真是紧张啊。不过呢,深康佳有国资背书,再加上之前说要引入央企整合,还是有机会的。只是,现在的深康佳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个香饽饽了。本文总结了深康佳高管被实名举报挪用公款事件,讲述了举报人朱新明与康佳集团之间的纠纷,包括业绩对赌失败后的债务纠纷等。同时详细分析了深康佳业绩不佳的现状,如营收下滑、各业务毛利率低、连亏三年且债务高企、短期偿债压力大等问题,最后提及深康佳虽有国资背书和央企整合机会,但已今非昔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