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观察:外贸新态势与企业转型之路,走进2025广交会:解读外贸企业的新动向

2025年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的相关情况。作者深入参访广交会,调研了多家企业,阐述了广交会呈现出的“老外多、外贸新秀多、‘含美量’低”的特点,还探讨了广交会中不同企业的发展态势,包括面向不同市场的企业的冷热境遇,以及这背后所反映出的外贸格局变化,最后提及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以及欧美市场虽有挑战但仍有吸引力等情况。

2025年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广交会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它像是外贸领域的一个大舞台,众多企业在这里展示自己,谋求发展。广交会期间,处处都弥漫着外贸的氛围。从杭州飞往广州参会的小巴,在飞机上就遇到了前来参加广交会的同行者,下飞机后,更是感受到了企业间激烈的竞争氛围,比如在出口处就有企业抢先设“前台”抢占客户。深入广交会内部,小巴发现了诸多有趣的现象。在客流量方面,这次广交会“含外量”很高,例如16日时,不少展厅的客流与企业配置员工比例失衡,像深圳理士电池这样规模较大的企业,参展人员数量与往年差不多,但明显感觉人手紧张,不过他们的客户来源遍布多个地区。从数据上看,截至17日中午,境外采购商累计线下参会人数超11万人,较135届同期增长10%。同时,不少参展企业的海外市场占比处于较低水平,还处于开拓或布局扩张阶段。在随机调研的15个主要企业中,近一半企业海外市场占比在50%及以下,这些企业像是外贸领域的新生力量。而且,在不同展馆随处可见“可内贸”的圆形卡片,这表明广交会有着“内外交融”的新特点。另外,本届广交会美国市场占比较高的外贸企业以及美国客商的占比偏低。从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产品大多遇冷,而面向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品备受追捧。像深圳希科普这样的企业,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如今面对亚非拉客户时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主打无人清洁机器人的广东杜尼等企业,由于面向的是拉美、南美、欧洲、日韩等市场,供需匹配度较高,发展态势较好。在广交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外贸格局的变化。今年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数据表现突出,这与广交会的“小气候”相呼应。不少倾向发达国家市场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必须转型,这不仅涉及不同国家市场份额的调整,还涉及国内与国外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然而,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虽然在我国进出口市场的角色被削弱,但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其利润空间较大。

本文总结了2025年第137届广交会的情况,包括广交会呈现出的客流量特点、企业海外市场占比情况以及不同市场导向企业的发展态势。阐述了广交会背后反映出的外贸格局变化,如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的增长,以及企业面临这种格局变化时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欧美市场虽面临挑战但仍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1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