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延高铁于4月18日全线铺轨正式启动的消息,介绍西延高铁沿线地质地貌复杂,桥隧比高,运输和铺架难度大,还阐述了其作为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八纵八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以及建成通车后对缩短西安到延安运行时间和助力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4月20日消息来源于IT之家,据中国铁路官方发布的消息称,在4月18日的时候,现场作业人员成功地将首对长达500米的长钢轨,稳稳当当地铺设在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栎阳线路所至富平南区间的无砟轨道之上,这一动作标志着西延高铁全线铺轨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从IT之家所获取的官方介绍中可以知道,西延高铁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它需要穿越黄土高原沟壑区,这一区域的地质地貌十分复杂。全线总共设置了47座隧道,特大、大中桥梁更是多达67座,其桥隧比竟然高达91%。在施工过程中,涉及长大坡道铺轨地段施工的地方就有16处之多。长钢轨的运输以及铺架工作的难度相当大,而且交叉施工作业频繁,这就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和施工的精准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图源中国铁路公众号
西延高铁可不简单,它可是陕北革命老区的第一条高铁呢。从国家高铁布局的角度来看,它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通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的项目。它和正在建设的西渝高铁共同构建起南北方向的大通道。这条线路的全长大概是300公里,设计时速达到了350公里。
当这条线路建成并且通车之后,西安到延安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会大大缩短。目前从西安到延安需要2.5小时,而西延高铁通车后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这对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来说意义非凡,而且能够为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助力。
本文总结了西延高铁于4月18日开始全线铺轨的事件,阐述了西延高铁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复杂的地质地貌、高桥隧比、运输和铺架难度等,强调了其作为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和国家高铁布局重要部分的意义,以及对缩短西安到延安运行时间和助力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394.html